>>【返回首页】

首页 > 房产资讯 > 正文

2021年公司人薪酬福利报告:21.54%的人没有年终奖

海西房产网 发布时间:2022.02.04来源:第一财经
扫描到手机
导语:2021年,疫情仍在持续,一系列硬核政策的出台更是让多个行业陷入震荡,公司人自然受到波及。从年中到年末,各大公司流出的裁员消息几乎没有停过,即便逃过被优化的噩梦,工资单上的数字也在提醒着我们,这一年有多不容易。
标签:   薪酬

原标题:有钱没钱,一年到头总得聊聊薪酬 | 2021年公司人薪酬福利报告

  岁末将至,每年这个时候,我们都会和大家一起聊聊过去一年的职场经历和薪酬待遇——后者往往是反映一个行业或一家公司最直观的参考之一。

  2021年,疫情仍在持续,一系列硬核政策的出台更是让多个行业陷入震荡,公司人自然受到波及。从年中到年末,各大公司流出的裁员消息几乎没有停过,即便逃过被优化的噩梦,工资单上的数字也在提醒着我们,这一年有多不容易。

  数据显示,大多数人的薪酬涨幅越来越有限。根据中智咨询发布的数据,过去10年,企业平均调薪率整体呈现下降趋势,2021年这一数字有了小幅提升,从2020年的6.3%上升到6.7%。

  由《第一财经》YiMagazine发起的“2021年公司人薪酬福利大调查”(以下简称“调查”)也进一步验证了薪资小幅回升的总体趋势。在1546位填写问卷的公司人中,超过7成的人薪酬上涨,然而近一半的人薪酬涨幅在10%以内;而薪酬不变和降薪的人数占比分别为15.98%和13.44%,都比上一年有所下降。

  不过这种小幅回升也许只可被理解为疫情冲击后的短暂复苏。根据中智咨询的预测,2022年整体调薪率将下降到6.5%。一个需要直面的现实是,大幅度涨薪的可能性,未来在大部分行业都不大。“发达国家也就是2%到3%的调薪率,哪怕未来国内薪酬涨幅只有5%到6%,和发达国家相比,这个比例也不低。”中智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周晶说。

  从企业角度来说,员工收入的变动就意味着人力成本的提升。中智咨询的数据显示,A股上市公司人均人工成本平均值从2016年的12.94万元上涨到2020年的15.94万元。

  经历了人力成本尤其是一线员工成本的快速增长,企业对人力成本的管控愈发严苛。

  公司人也普遍降低了对年终奖的预期。30.66%的公司人表示,和2020年相比,年终奖金额不变(含预计),21.54%的人表示2021年没有年终奖(含预计)。

  经历过动荡的一年后,公司人大多学会合理管理自己的预期,对2022年所能获得的薪酬预期比对2021年更为审慎,43.14%的人认为还能小涨一点,40.94%的人觉得维持现状就已经满足了。


  这是我们做公司人薪酬福利调查的第13年,可以看到薪酬增幅整体呈现下降趋势,尤其是近两年,在疫情和市场监管的双重压力之下,大部分企业的日子并不好过,公司人也不得不适应各种不确定性所带来的变化。

  01

  人在职场,习惯沉浮

  “温水煮青蛙”,张旭这样形容自己2021年上半年在房地产行业中的状态。

  过去十几年,房地产行业是享受时代红利最多的行业之一。在行业发展最好的时候,大量房地产公司都采取了高负债、高周转的风险模式,但随着一系列政策调控的落实,这种高速扩张的红利期已经结束。尤其是2020年年末央行出台的“三道红线”,更是让不少公司陷入财务危机。

  张旭真正感受到危机,是在各大房地产公司发布年中财报之后,很多企业股价下跌,数字触目惊心。

  行业发生动荡,个体也必然受到牵连。在张旭的公司里,原本一年一次的人事变动在去年变成了两三个月一次,换岗、砍掉部门、团队走空变得常见。为了控制现金流,身为营销部门的中高层,张旭去年只拿到了计划预算的一半,大部分支出都给了分销渠道用来促进销售。这让他不免陷入怀疑,“房地产行业是不是要完了”,自己还有没有发展前景。

  房地产行业并不是2021年唯一倒霉的行业。从2020年年末蚂蚁金服上市被叫停开始,针对互联网巨头的监管在2021年不断上演。2021年7月,“双减”政策的强势出台掐断了几乎所有K12学科类教育培训的发展道路,让整个行业陷入停摆。与此同时,游戏行业和娱乐行业也未能幸免。

  行业发展受限,公司增长放缓,最直接的解决方式就是裁员。从去年各大公司流出的裁员消息,就可以窥见公司在降本增效、应对危机上的果决——从年中教培业务牵涉到的公司直接倒下或大规模裁员,到下半年房地产公司部分爆雷,再到最后一季度爱奇艺、快手等公司接连传出“内部优化”的消息,那些曾经站上风口浪尖的大公司,纷纷在过去一年里参演了裁员的年度大戏。

  “人员优化、人才结构调整是一个直接的人力成本控制方式,是唯一能改变(人力资源)存量的手段。”周晶解释道。其他像是调整福利、加班费,或者调整薪酬机制等方式,都无法改变人力存量,本质上只能缓解成本上涨的速度。


  “调查”中32.99%的公司人表示,自己所在的企业在2021年做了内部优化或裁员,25.61%的人表示去年公司缩紧编制、不再招人。而谈到如何理解公司优化裁员等举措时,公司人普遍认为,经济环境影响、公司业务扩张或运营不合理、公司合理的成本控制举措是裁员的三大根本原因。

  不管是旁观者还是亲历者,身处职场的公司人正在学习适应各行各业的起落变化,以及随之而来的人事调整。比起过去面对裁员时的情绪跌宕甚至自我怀疑,如今大家在面对裁员时,已经能更理性地结合市场和公司原因去理解这个结果,同时也学会了预判,在面对裁员时为自己争取更多合法权益。

  这一年的职场沉浮多少会让公司人产生负面的情绪影响。“调查”显示,公司人的两大焦虑集中体现在宏观层面的“就业市场机会少,选择不多”,以及微观层面的“迷茫,不知道下一步怎么走”。和2020年相比,两者占比都上升了10%以上。


  这两个选项也基本概括了朱珠曲折的2021年。她在一家广州本地旅行社工作8年,公司在疫情暴发之前就出现了拖欠工资的迹象,这种现象在疫情开始后愈发严重。2020年年末,朱珠辞职,打算从零开始经营以本地生活为主要内容的自媒体。

  与其说这是一次目标明确的职业转型,不如说是行业低迷下不得已的沉淀期。朱珠揣摩其他博主拍摄、修图、文案的风格,要求自己每天必须制作一篇吃喝玩乐的图文内容,发布到携程、马蜂窝、小红书和大众点评上。一举爆红的博主显然是幸运儿,朱珠花了大半年时间在各平台积累了上千名粉丝,但没有收入,只能依靠过去的存款生活。

  离职时,朱珠认为自己再也不会投身旅游业了,毕竟国内疫情反复,境外游的恢复更是遥遥无期,旅游业的未来充满不确定性。2021年下半年,自媒体运营陷入瓶颈,朱珠试图转行,投简历却屡次碰壁,反倒是她的自媒体账号帮助她获得了内推机会,得到一份在线旅游平台的工作,自媒体也得以延续下去。

  “今年很多互联网人都在说逃离大厂,我自己就进了大厂。”朱珠有点自嘲地说,她甘愿降薪10%接受这份工作,也没有拿年终奖,“现在有一份工作就先做着,珍惜工作机会。”

  02

  有技术的人不缺机会

  尽管涨薪放缓是大势所趋,在部分所谓的“风口”行业里,高薪仍然存在,充当着抢夺人才、激励创新的利器。

  2021年,机会轮到了“硬核”技术领域。半导体、医药、新能源等相关行业不仅是过去一年,也将是未来几年同时受到资本和政策倾斜的行业。虽然整体发展的速度不如此前依赖移动互联网的公司发展那样迅速,人们已经意识到核心技术的重要性。

  相应地,掌握这些行业关键技术的人才成为抢手标的。

  在前程无忧公开的2021年4个季度薪酬调研数据中,电子技术/半导体/集成电路行业在其中3个季度中排名薪酬涨幅前五。拿半导体来说,设计、制造、封测、材料设备等领域都对人才有旺盛需求,尤其是工程师这类高端人才。除了从海外引进成熟人才,行业也同样需要微电子、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等专业的国内高校生。周晶告诉《第一财经》YiMagazine,行业给一个985高校对口专业的研究生年薪可以开到30万到40万元,几乎比往年翻了一倍,而按照正常市场水平,研究生每年的薪酬增幅约在5%到10%之间。

  原本就走势向上的医药行业,因为疫情的警示而加速,相对小众的分支也得到重视。

  2021年9月,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在一家医学检验上市公司做研发的荔枝接到了二三十个猎头的电话。猎头受托的客户不少为中小型创业公司,热钱的涌入让它们得以大举招聘,最高一家向她开出了30万元的年薪,比她目前的薪资高出了60%。“以前第三方医学检验或者独立的医学实验室,(社会)能见度并没有这么高。”荔枝说。而如今,外部机会增多,也加速了公司的人员流动,仅在过去一年内,她所在的科室就更替了60%的人员。

  外部要抢人,内部也想留人。公司不仅在2020年给研发人员增加了疫情补贴,还给其他基层员工提升了年终奖,是原来的2.5倍。薪酬之外,公司也开设了一些新岗位,满足员工不同的发展需求。荔枝就在去年主动要求往市场方向转型。在和上级主管反复协商后,公司设立了一个全新的职位,作为沟通临床医生、市场端和研发端的桥梁。现在,荔枝正忙着为2022年的“新”工作补习临床医学方面的知识。

  热门行业总是在变,但不意味传统产业的高薪机遇完全消失。传统产业的重心放在数字化、智能化的转型上,试图用机器人(10.110, 0.10, 1.00%)来代替人力,增加生产效率的同时降低人力成本。

  来看看这些传统行业热门岗位的新鲜名字:汽车行业的电驱动软件开发、电驱动硬件设计、智能网联工程师,制造业中的机器人调试工程师、仿真工程师……

  那些传统技术岗位已经不在热门人才之列,比如汽车行业里,与发动机有关的岗位招聘需求下降,取而代之的是新能源与车联网方向需求的上升——汽车公司正在和能源行业以及互联网行业争抢人才。科锐国际(52.500, -1.71, -3.15%)在《2021人才市场洞察及薪酬指南》中分析,为了从外部引入转型人才,车企加深了与外部招聘平台和猎头公司的合作,以此扩充新型岗位的人才库,而这些热门职位薪酬跳槽涨幅普遍在20%以上,年薪基本超过30万元。

  03

  除了薪酬,公司人正在关心更多

  除了情理之中的高薪和福利、行业前景外,2021年的“调查”中,“工作稳定性”排在了公司人再择业时看重因素的第3位。认识到行业波动的常态,考虑到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公司人倾向于选择稳健、合规的企业。


  在“调查”中,制度成熟的外资及合资企业再次成为公司人的跳槽方向,稳定的国有企业紧随其后。尽管根据中智的数据,民企调薪率高于其他企业,但它已从公司人择业方向的前三位中退出,这某种程度上代表了公司人一种新的择业态度和人生选择。


  薪酬固然重要,但能否从工作中获得价值感、能否在生活和工作找到平衡,这些问题越来越多地被公众反复讨论和深思。反996、反内卷的声音层出不穷,尤其在经济整体放缓的当下,公司人有了更多对劳工矛盾的质询,和对工作价值的反思。

  陈昂在一家互联网大厂工作了5年,并于去年年初辞职,不仅是她,身边很多人都在2021年离开了大厂。在和他们交流之后,陈昂发现,大家普遍都陷入了对工作价值感的怀疑,开始思考,在光鲜亮丽的大厂光环下,个体的意义是什么?自己能否成为一个更好的人?“生活中有很多事情比钱重要。”陈昂说。

  2021年年末,朱珠检查出恶性甲状腺结节,配合医院的防疫措施,她一个人住院、动手术。工作压力大、忧虑过多被认为是这一疾病的成因之一。出院后,朱珠把一幅写着“无所谓,没必要,不至于”的装饰画放在工位上,还打算贴上病理分析报告。在健康面前,工作的好歹一下子显得没那么重要。

  对于每个在职场打拼的公司人来说,2021年确实算不上辉煌的一年,公司优化裁员、工作量激增、晋升机会减少,这些都让本就崎岖的职场路变得更加颠簸;但也未必是最差劲的时候,多元的职业选择、更人性化的工作观念正持续优化着职场环境,也给了公司人重新选择的勇气。在“调查”中,30.72%的公司人在2021年选择了跳槽,这一数据在2020年仅为19.17%。起码,这一年的短暂复苏让人们对重启有了信心。


  (应采访对象要求,文中朱珠、荔枝、张旭、陈昂均为化名)

返回海西房产网首页>>

原标题:有钱没钱,一年到头总得聊聊薪酬 | 2021年公司人薪酬福利报告

  岁末将至,每年这个时候,我们都会和大家一起聊聊过去一年的职场经历和薪酬待遇——后者往往是反映一个行业或一家公司最直观的参考之一。

  2021年,疫情仍在持续,一系列硬核政策的出台更是让多个行业陷入震荡,公司人自然受到波及。从年中到年末,各大公司流出的裁员消息几乎没有停过,即便逃过被优化的噩梦,工资单上的数字也在提醒着我们,这一年有多不容易。

  数据显示,大多数人的薪酬涨幅越来越有限。根据中智咨询发布的数据,过去10年,企业平均调薪率整体呈现下降趋势,2021年这一数字有了小幅提升,从2020年的6.3%上升到6.7%。

  由《第一财经》YiMagazine发起的“2021年公司人薪酬福利大调查”(以下简称“调查”)也进一步验证了薪资小幅回升的总体趋势。在1546位填写问卷的公司人中,超过7成的人薪酬上涨,然而近一半的人薪酬涨幅在10%以内;而薪酬不变和降薪的人数占比分别为15.98%和13.44%,都比上一年有所下降。

  不过这种小幅回升也许只可被理解为疫情冲击后的短暂复苏。根据中智咨询的预测,2022年整体调薪率将下降到6.5%。一个需要直面的现实是,大幅度涨薪的可能性,未来在大部分行业都不大。“发达国家也就是2%到3%的调薪率,哪怕未来国内薪酬涨幅只有5%到6%,和发达国家相比,这个比例也不低。”中智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周晶说。

  从企业角度来说,员工收入的变动就意味着人力成本的提升。中智咨询的数据显示,A股上市公司人均人工成本平均值从2016年的12.94万元上涨到2020年的15.94万元。

  经历了人力成本尤其是一线员工成本的快速增长,企业对人力成本的管控愈发严苛。

  公司人也普遍降低了对年终奖的预期。30.66%的公司人表示,和2020年相比,年终奖金额不变(含预计),21.54%的人表示2021年没有年终奖(含预计)。

  经历过动荡的一年后,公司人大多学会合理管理自己的预期,对2022年所能获得的薪酬预期比对2021年更为审慎,43.14%的人认为还能小涨一点,40.94%的人觉得维持现状就已经满足了。


  这是我们做公司人薪酬福利调查的第13年,可以看到薪酬增幅整体呈现下降趋势,尤其是近两年,在疫情和市场监管的双重压力之下,大部分企业的日子并不好过,公司人也不得不适应各种不确定性所带来的变化。

  01

  人在职场,习惯沉浮

  “温水煮青蛙”,张旭这样形容自己2021年上半年在房地产行业中的状态。

  过去十几年,房地产行业是享受时代红利最多的行业之一。在行业发展最好的时候,大量房地产公司都采取了高负债、高周转的风险模式,但随着一系列政策调控的落实,这种高速扩张的红利期已经结束。尤其是2020年年末央行出台的“三道红线”,更是让不少公司陷入财务危机。

  张旭真正感受到危机,是在各大房地产公司发布年中财报之后,很多企业股价下跌,数字触目惊心。

  行业发生动荡,个体也必然受到牵连。在张旭的公司里,原本一年一次的人事变动在去年变成了两三个月一次,换岗、砍掉部门、团队走空变得常见。为了控制现金流,身为营销部门的中高层,张旭去年只拿到了计划预算的一半,大部分支出都给了分销渠道用来促进销售。这让他不免陷入怀疑,“房地产行业是不是要完了”,自己还有没有发展前景。

  房地产行业并不是2021年唯一倒霉的行业。从2020年年末蚂蚁金服上市被叫停开始,针对互联网巨头的监管在2021年不断上演。2021年7月,“双减”政策的强势出台掐断了几乎所有K12学科类教育培训的发展道路,让整个行业陷入停摆。与此同时,游戏行业和娱乐行业也未能幸免。

  行业发展受限,公司增长放缓,最直接的解决方式就是裁员。从去年各大公司流出的裁员消息,就可以窥见公司在降本增效、应对危机上的果决——从年中教培业务牵涉到的公司直接倒下或大规模裁员,到下半年房地产公司部分爆雷,再到最后一季度爱奇艺、快手等公司接连传出“内部优化”的消息,那些曾经站上风口浪尖的大公司,纷纷在过去一年里参演了裁员的年度大戏。

  “人员优化、人才结构调整是一个直接的人力成本控制方式,是唯一能改变(人力资源)存量的手段。”周晶解释道。其他像是调整福利、加班费,或者调整薪酬机制等方式,都无法改变人力存量,本质上只能缓解成本上涨的速度。


  “调查”中32.99%的公司人表示,自己所在的企业在2021年做了内部优化或裁员,25.61%的人表示去年公司缩紧编制、不再招人。而谈到如何理解公司优化裁员等举措时,公司人普遍认为,经济环境影响、公司业务扩张或运营不合理、公司合理的成本控制举措是裁员的三大根本原因。

  不管是旁观者还是亲历者,身处职场的公司人正在学习适应各行各业的起落变化,以及随之而来的人事调整。比起过去面对裁员时的情绪跌宕甚至自我怀疑,如今大家在面对裁员时,已经能更理性地结合市场和公司原因去理解这个结果,同时也学会了预判,在面对裁员时为自己争取更多合法权益。

  这一年的职场沉浮多少会让公司人产生负面的情绪影响。“调查”显示,公司人的两大焦虑集中体现在宏观层面的“就业市场机会少,选择不多”,以及微观层面的“迷茫,不知道下一步怎么走”。和2020年相比,两者占比都上升了10%以上。


  这两个选项也基本概括了朱珠曲折的2021年。她在一家广州本地旅行社工作8年,公司在疫情暴发之前就出现了拖欠工资的迹象,这种现象在疫情开始后愈发严重。2020年年末,朱珠辞职,打算从零开始经营以本地生活为主要内容的自媒体。

  与其说这是一次目标明确的职业转型,不如说是行业低迷下不得已的沉淀期。朱珠揣摩其他博主拍摄、修图、文案的风格,要求自己每天必须制作一篇吃喝玩乐的图文内容,发布到携程、马蜂窝、小红书和大众点评上。一举爆红的博主显然是幸运儿,朱珠花了大半年时间在各平台积累了上千名粉丝,但没有收入,只能依靠过去的存款生活。

  离职时,朱珠认为自己再也不会投身旅游业了,毕竟国内疫情反复,境外游的恢复更是遥遥无期,旅游业的未来充满不确定性。2021年下半年,自媒体运营陷入瓶颈,朱珠试图转行,投简历却屡次碰壁,反倒是她的自媒体账号帮助她获得了内推机会,得到一份在线旅游平台的工作,自媒体也得以延续下去。

  “今年很多互联网人都在说逃离大厂,我自己就进了大厂。”朱珠有点自嘲地说,她甘愿降薪10%接受这份工作,也没有拿年终奖,“现在有一份工作就先做着,珍惜工作机会。”

  02

  有技术的人不缺机会

  尽管涨薪放缓是大势所趋,在部分所谓的“风口”行业里,高薪仍然存在,充当着抢夺人才、激励创新的利器。

  2021年,机会轮到了“硬核”技术领域。半导体、医药、新能源等相关行业不仅是过去一年,也将是未来几年同时受到资本和政策倾斜的行业。虽然整体发展的速度不如此前依赖移动互联网的公司发展那样迅速,人们已经意识到核心技术的重要性。

  相应地,掌握这些行业关键技术的人才成为抢手标的。

  在前程无忧公开的2021年4个季度薪酬调研数据中,电子技术/半导体/集成电路行业在其中3个季度中排名薪酬涨幅前五。拿半导体来说,设计、制造、封测、材料设备等领域都对人才有旺盛需求,尤其是工程师这类高端人才。除了从海外引进成熟人才,行业也同样需要微电子、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等专业的国内高校生。周晶告诉《第一财经》YiMagazine,行业给一个985高校对口专业的研究生年薪可以开到30万到40万元,几乎比往年翻了一倍,而按照正常市场水平,研究生每年的薪酬增幅约在5%到10%之间。

  原本就走势向上的医药行业,因为疫情的警示而加速,相对小众的分支也得到重视。

  2021年9月,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在一家医学检验上市公司做研发的荔枝接到了二三十个猎头的电话。猎头受托的客户不少为中小型创业公司,热钱的涌入让它们得以大举招聘,最高一家向她开出了30万元的年薪,比她目前的薪资高出了60%。“以前第三方医学检验或者独立的医学实验室,(社会)能见度并没有这么高。”荔枝说。而如今,外部机会增多,也加速了公司的人员流动,仅在过去一年内,她所在的科室就更替了60%的人员。

  外部要抢人,内部也想留人。公司不仅在2020年给研发人员增加了疫情补贴,还给其他基层员工提升了年终奖,是原来的2.5倍。薪酬之外,公司也开设了一些新岗位,满足员工不同的发展需求。荔枝就在去年主动要求往市场方向转型。在和上级主管反复协商后,公司设立了一个全新的职位,作为沟通临床医生、市场端和研发端的桥梁。现在,荔枝正忙着为2022年的“新”工作补习临床医学方面的知识。

  热门行业总是在变,但不意味传统产业的高薪机遇完全消失。传统产业的重心放在数字化、智能化的转型上,试图用机器人(10.110, 0.10, 1.00%)来代替人力,增加生产效率的同时降低人力成本。

  来看看这些传统行业热门岗位的新鲜名字:汽车行业的电驱动软件开发、电驱动硬件设计、智能网联工程师,制造业中的机器人调试工程师、仿真工程师……

  那些传统技术岗位已经不在热门人才之列,比如汽车行业里,与发动机有关的岗位招聘需求下降,取而代之的是新能源与车联网方向需求的上升——汽车公司正在和能源行业以及互联网行业争抢人才。科锐国际(52.500, -1.71, -3.15%)在《2021人才市场洞察及薪酬指南》中分析,为了从外部引入转型人才,车企加深了与外部招聘平台和猎头公司的合作,以此扩充新型岗位的人才库,而这些热门职位薪酬跳槽涨幅普遍在20%以上,年薪基本超过30万元。

  03

  除了薪酬,公司人正在关心更多

  除了情理之中的高薪和福利、行业前景外,2021年的“调查”中,“工作稳定性”排在了公司人再择业时看重因素的第3位。认识到行业波动的常态,考虑到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公司人倾向于选择稳健、合规的企业。


  在“调查”中,制度成熟的外资及合资企业再次成为公司人的跳槽方向,稳定的国有企业紧随其后。尽管根据中智的数据,民企调薪率高于其他企业,但它已从公司人择业方向的前三位中退出,这某种程度上代表了公司人一种新的择业态度和人生选择。


  薪酬固然重要,但能否从工作中获得价值感、能否在生活和工作找到平衡,这些问题越来越多地被公众反复讨论和深思。反996、反内卷的声音层出不穷,尤其在经济整体放缓的当下,公司人有了更多对劳工矛盾的质询,和对工作价值的反思。

  陈昂在一家互联网大厂工作了5年,并于去年年初辞职,不仅是她,身边很多人都在2021年离开了大厂。在和他们交流之后,陈昂发现,大家普遍都陷入了对工作价值感的怀疑,开始思考,在光鲜亮丽的大厂光环下,个体的意义是什么?自己能否成为一个更好的人?“生活中有很多事情比钱重要。”陈昂说。

  2021年年末,朱珠检查出恶性甲状腺结节,配合医院的防疫措施,她一个人住院、动手术。工作压力大、忧虑过多被认为是这一疾病的成因之一。出院后,朱珠把一幅写着“无所谓,没必要,不至于”的装饰画放在工位上,还打算贴上病理分析报告。在健康面前,工作的好歹一下子显得没那么重要。

  对于每个在职场打拼的公司人来说,2021年确实算不上辉煌的一年,公司优化裁员、工作量激增、晋升机会减少,这些都让本就崎岖的职场路变得更加颠簸;但也未必是最差劲的时候,多元的职业选择、更人性化的工作观念正持续优化着职场环境,也给了公司人重新选择的勇气。在“调查”中,30.72%的公司人在2021年选择了跳槽,这一数据在2020年仅为19.17%。起码,这一年的短暂复苏让人们对重启有了信心。


  (应采访对象要求,文中朱珠、荔枝、张旭、陈昂均为化名)

返回海西房产网首页>>
[阅读全文]
海西房产网官方微信:扫一扫,立即关注!
关注“海西房产网”,获取楼市新闻资讯。
地产要闻,一手掌握!更多关注@海西房产网官方微博
更多

今日热点

楼盘动态

地产招聘

更多>>
热门楼盘:更多>>
热点推荐
购房工具

楼市画报

楼盘广告

更多>>
福州楼盘签约:销售排行>>
>>相关新闻 更多>>
关于我们 | 公司招聘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联系方式 | 友情链接
h0591.com © 2016 海西房产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11002896号
客服电话:0591-83784488 客服QQ:18512029 378670880 376587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