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西房产网(微信公众号:fjhxfcw)消息:8月18日,福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发布“关于《福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草案的公示”。
福州自2019年起开展《福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编制工作,现已形成《规划》草案。
《规划》草案,以争创国家中心城市、打造福州都市圈为目标,全面推进东南沿海生态文明高地、海丝国际门户和创新开放新高地建设,构建“东进南下、沿江向海、山海协同”的全域空间新格局,实现全市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更加安全,为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提供有力的资源要素支撑和空间保障。
为凝聚公众智慧,进一步优化完善规划成果,现就《规划》草案公开征询社会各界意见建议,公示时间为即日起至2021年9月18日,共30天。
以下是《规划》草案重要信息,一起了解下:
一、闽侯7镇+连江琯头纳入中心城区
本次规划,明确市域规划范围包括福州市行政辖区范围(不含平潭综合实验区)的陆域和海域管辖范围,总面积2.0万平方公里。
规划范围图
中心城区规划范围:包括福州市辖区(鼓楼区、台江区、晋安区、仓山区、马尾区和长乐区)等城市核心区(其中晋安区不含北部宦溪镇、寿山乡和日溪乡三个乡镇),闽侯县荆溪镇、上街镇、南屿镇、南通镇、尚干镇、祥谦镇、青口镇以及连江县琯头镇等城市外围组团,总面积2207平方公里。
规划期限: 2021年至2035年。近期至2025年,远景展望至2050年。
二、2035年基本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城市
《规划》草案明确,福州发展愿景为建设生态山水之城、海丝魅力之都、人文有福之州。城市性质定位为福建省省会,海峡两岸交流合作中心,海上丝绸之路枢纽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滨江滨海现代化国际城市。
并提出总体目标:
1、2025年在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超越中走在前列、作出示范,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城市。
2、2035年率先实现全方位高质量发展超越,全面迈向国际化,基本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城市,成为展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成效的重要窗口。
3、2050年全面建成更具实力、更富活力、更有魅力的滨江滨海现代化国际城市。
国土空间开发保护以山海廊道联通和流域治理为重点,筑强生态功能本底;以多向开放和创新转化为引领,全面提升区域中心城市地位;以陆海联动与“三区”协同为重点,优化全域空间格局;以文化彰显与宜居品质建设为核心,提升城市魅力和宜居吸引力。其中“三区”协同指福州主城区、福州新区、平潭综合实验区协同发展。
区域协调与陆海统筹方面,强调区域协调与陆海统筹:融入粤闽浙沿海城市群发展格局,加强与厦漳泉都市圈分工协作,推动与周边内陆省市联动发展;加强与“三大城市群”快速交通联系,全方位深化闽台合作交流。
引领福州都市圈发展:共筑一体化发展空间格局,共营绿色协同的生态环境,打造创新协同的现代产业体系,构建互联互通的综合交通体系,共建智慧安全的基础设施网络,共建同城共享的公共服务体系。
推进跨界地区协同治理:以湾区为重点,加强“滨海新城—平潭、平潭—福清环福清湾、莆田—福清环兴化湾、宁德—罗源环三都澳”跨界地区协同。
构建“一带四湾”的陆海开发保护格局。“一带” 为福州市海岸线区域;“四湾” 为罗源湾、闽江口、福清湾和江阴湾。
三、国土空间总体格局:一主一副、双轴两翼一区
国土空间总体各界体现开放式、网络化、集约型、生态化。“一主一副、双轴两翼一区”的国土空间总体。
一主:福州中心城区;一副:福清市区;双轴:沿江发展轴、滨海发展轴;两翼:北部罗源湾地区、南部江阴湾和福清湾地区;一区:西部山地生态涵养区。
《规划》草案明确生态保护格局:一屏:西部山地生态屏障,永泰、闽侯、闽清县域和连江、罗源、福清县(市)域的西部山区;四湾:重要湾区,罗源湾、闽江口、福清湾、江阴湾的环湾地区; 五带:重要河流生态功能带,江(乌龙江)、敖江、龙江、大樟溪、起步溪的河流沿线。六廊:重要山海通廊,禾山-大笔架山、长龙尖峰山-白云山等山海通廊;多楔:城市组团间绿楔,在中心城区、福清城区规划多条城市组团间绿楔,防止城市无序蔓延。
《规划》草案强调,加强对26个自然保护地(自然保护区7个、自然公园19个)的保护,以自然恢复为主,分区分类开展受损自然生态系统修复,适度开展生态教育、自然体验、生态旅游等活动,维护自然生态系统健康稳定,提高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四、至2035年,福州市域常住人口规模1000万!
《规划》草案通过人口与城镇化发展、城镇体系、中心城区空间结构、住房保障体系、生活圈与公共服务体系五个方面阐述城乡统筹与宜居品质。
至2035年,市域常住人口规模1000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88%。构建“市域中心城市—市域副中心城市—县域中心城市—中心镇—一般镇”五级城镇体系等级结构,引导人口合理分布。
包括:市域中心城市:福州中心城区;市域副中心城市:福清市区;县域中心城市:连江、罗源、闽侯、闽清、永泰等县城区;36座中心镇与56座一般镇。
五、延续“东进南下、沿江向海”发展城市发展框架
中心城区空间结构延续“东进南下、沿江向海”,拉开城市发展框架,引导城市发展从“单中心”向“多中心、组团式、网络化”转变,构建“一环两带、两核两心七组团”的中心城区空间结构。
一环:环城山体公园带;两带:闽江城市活力景观带、乌龙江生态景观带;两核: 福州主城核心区、滨海新城核心区;两心:三江口副中心、科学城副中心;七组团: 荆溪、旗山、青口、吴航玉田、闽江口、空港、松下。
六、构建商品房、公租房、共有产权房多层次住房供应体系
完善住房供应体系构建商品房、公租房、共有产权房等多层次满足人民群众住房需求。优化住房空间布局,坚持“疏解老城、拓展新城”思路,鼓台老城区严格限制新增住宅用地规模,引导人口向外疏解。建设完整居住社区以居民步行5-10分钟到达社区基本公共服务设施为原则,构建0.5-1.2万人口规模的完整居住社区。
在各街道、乡镇按照15分钟生活圈标准配置公共服务设施;在各城市社区、村庄按照5-10分钟生活圈标准配置公共服务设施。
七、打造中国东南(福建)科学城
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以“数字福州”“海上福州”“平台福州”为重要方向,建设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引领、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北翼产业发展区: 重点发展冶金建材、散货物流、轻工食品等产业,推动传统产业技术升级,打造丝路海港城(罗源湾港城)、现代物流城。
中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带: 重点发展电子信息、光电、生物医药、互联网、化纤纺织等产业,打造沿乌龙江高新技术制造带和生态型科创走廊。
南翼环江阴湾临港产业发展区: 重点发展电子信息、新型显示、轻工食品、化工新材料、生物医药、临港制造等产业,打造丝路海港城(江阴湾港城)。
推动上街、大学城、高新区打造中国东南科学城核心区。将滨海新城大数据产业园、经济开区、软件园、南通等纳入科学城联动区。
八、建设“海丝” 国际门户枢纽
充分发挥福州处在“一带一路”交汇节点的区位优势,打造互联互通开放通道,以长乐国际机场和福州港为依托提升面向国内和国际两个扇面的交通服务能力。巩固提升福州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地位,提升国际服务功能,打造面向全球的国际运输枢纽。
航空枢纽:全面推进海上丝绸之路门户枢纽机场建设,建设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打造国际航空城,构建“机场+高铁/城际铁路”复合客运枢纽,拓展机场腹地,提升面向区域的辐射能力。
航运枢纽:全面推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点港口建设,打造海港国际品牌。重点建设江阴、罗源湾“一集一散”两大港区,特色化发展松下港区、闽江口内港区,形成功能清晰、分工合理的港区布局。
建设“海丝” 国际门户枢纽:
铁路1-2-3 出行交通圈:1小时通达海西城镇群主要城市,2小时通达省域全部地市及外省周边地级市,3小时通达周边省会城市及周边城镇群核心城市。
市域枢纽和铁路网规划
公路1.5-4-10出行交通圈:1.5小时通达市域全部县市,4小时通达省域和海西城镇群核心城市,10小时通达周边省会城市及上海、广州、深圳等周边城镇群核心城市。
市域综合交通与枢纽体系规划
全球“1-2-3”物流圈:1天通达全国主要城市、2天通达周边主要国家和地区、3天通达全球核心城市。
返回海西房产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