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首页 > 房产资讯 > 正文

李嘉诚抛资撤离楼市之际,马云却选择高调入局,楼市未来如何变化

海西房产网 发布时间:2020.08.10来源:万州微视界
扫描到手机
导语:7月的楼市,除了人们习以为常的密集调控外,这次还给了炒房客心中“房价永不会跌”的深圳一个狠狠“教训”。房住不炒理念的贯彻落实下,没有哪一个城市是例外。调控后的效果可谓是立竿见影,短短两三天,深圳多地挂牌价格跌了20~400万不等。
标签:   李嘉诚  马云

  7月的楼市,除了人们习以为常的密集调控外,这次还给了炒房客心中“房价永不会跌”的深圳一个狠狠“教训”。房住不炒理念的贯彻落实下,没有哪一个城市是例外。调控后的效果可谓是立竿见影,短短两三天,深圳多地挂牌价格跌了20~400万不等。随后“无事发生”的南京也进行了调控,并没有房价上涨或者炒房热的消息。就在人们以为7月安然度过的时候,月底楼市却又发生了两件大事,再次掀起了楼市的波澜。

  李嘉诚又卖地了

  7月底,李嘉诚将手上放了16年之久的重庆地块以70亿元的价格给卖掉了。提到李嘉诚,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属于最早一批从事房地产的商人。1958年就开始投资房子地产,从1999年起,连续15年被评为“华人首富”,可以说就靠这碗饭而发家致富的。很多人说是李嘉诚发明的“公摊面积”,但李嘉诚其实不是发明者,而是推广者。不管怎么说,谈到房地产,人们第一反应就会想到李嘉诚。

  回到正题,李嘉诚最近几年都在干什么呢?数据统计,李嘉诚从2013开始就不断抛售手上的房产、地产业务,截至2019年,累计套现1700亿元。几年过去了,很多人都嘲笑李嘉诚,认为这次的“李超人”似乎判断失误了,因为从2014年开始,房地产又迎来了一波发展高峰,很多地方房价翻了翻。但我想说的是,李嘉诚真的判断失误了吗?事实上,房价从2014年~2018年的“飞涨”完全得益于2014年开始的“去库存”,但是李嘉诚不可能预料到这一点,不然房价走势还真不好说。

  退一步说,即使在“去库存”后,李嘉诚依旧在抛售手上的房产、地产业务,不为房价上涨所动。现在整体楼市的房价已经稳定下来了,很多人看到李嘉诚在卖地,也都认为房地产不行了。不禁想起李嘉诚所说的:任何行业发展过度必将迎来摧残,不要妄想赚取行业最后一个铜板。

  马云高调入局

  根据官方媒体南方都市报报道:7月底,阿里巴巴与易居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双方将在包括线上线下房产交易、数字营销和交易后相关服务等领域展开深度合作。推动房地产行业走向全面数字化、智能化。

  除此之外,阿里还以每股7港元的价格,收购了易居1.17亿股,占比份额增加到了8.32%,成为了易居第二大股东。双方将投资50亿元成立合资公司,阿里占比85%,易居占比15%,这个合资公司将成为国内房产业务的唯一主体。

  对此,也有很多人说阿里也要进军房地产市场来分一杯羹了,未来房价还会大涨。不过个人认为,马云选择和易居合作进军房地产,看中的是其背后万亿级别市场代理的魅力。毕竟阿里是靠某宝起家的,做的就是B2C,选择这个时候加入也是情理之中,也符合阿里的发展路线。另一方面,大家知道阿里系和腾讯系已经对抗很久了,阿里选择和易居合作也是为了对抗贝壳和腾讯。

  一边是靠房地产行业做成华人首富的李嘉诚,一边是预言未来“房价如葱”的首富马云。一个选择抛资撤离,另一个却选择这个时候高调入场。新旧首富的碰撞,着实让楼市的吃瓜群众更加摸不着头脑。面对楼市涨跌不一的呼声以及密集的调控,也让很多购房者不敢轻易下手,那么未来楼市会如何变化呢?

  楼市未来如何变化?

  上文已经提到过,马云这次入场,主要看重的是其背后庞大的代理市场,与炒房拍地没有什么关系,那么马云和李嘉诚的选择上就没有什么冲突了。结合目前楼市形势来看,未来楼市可能会有三大变化:

  01房地产逐渐丧失其核心地位

  放在过去,房地产的确是给了经济一定的助推作用,在人们对于房子需求量与日俱增时,房子之间买卖成交量大,资金流动速度快,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但是由于房地产本身不成熟、不健康、投机性强的发展后,现在对于经济的帮助已经利大于弊了,房价在上涨的同时,其流通性也越来越差。

  另一方面,现在强调要发展“经济内循环”,打通经济内循环的关键就是要让百姓的购买力增强。反观现在的消费能力,百姓大半辈子的钱都困在房地产市场里,更糟的是,很多实体经济也正在流入房地产。但是房子由于其超高的价格,本身流动性已经很差了,并且现在人们对于房子的需求已经没有以前那么明显了,很多人都有了自己的房子。之前央行发布的报告已经证实,96%的城镇居民已经拥有住房了,且户均为1.5套。除此之外,近几年的人口出生率也在逐年降低,人口净增长率也在逐年降低,有不少专家预测,中国人口进入“负增长时代”可能会提前来到。

  所以说,房价的调控是必须且必要的,解决房价问题,不仅是解决经济发展问题,更是解决民生问题。

  02未来楼市格局或将改变

  马云这次入场,或将改变传统的楼市格局。以前人们买房,要么选择在开发商售楼处购买,要么选择房产中介。但是随着开发商数量的增多,楼盘数量的增多,购房者们逐一看房进行对比需要花费大量时间,浪费了很多时间成本。因此很多购房者都倾向于去中介看房买房,一方面各种信息能很快掌握,另一方面很多中介的房源比售楼处便宜些。

  但是传统卖房中介也有着自身的弊端:第一,中介的收费一直没有明确的指标,完全是自发形成的。所以部分中介钻了这个空子,收取很高的中介费用,使购房者成本增加。第二,部分中介会故意推涨房价,因为他们的佣金和房价的高低也有关,房价越高,佣金越高。第三,部分中介隐瞒房屋信息。为了提高成交率,有些中介在出售二手房时候,故意隐瞒房屋缺陷,购房者入手后发现已经迟了。

  连很多购房者都能看出来的问题,马云自然也能看出来。因此,他们选择此时入场也并不是毫无道理的。现在已经有VR看房技术了,未来随着科技的发展,更多高科技产品的出现,房屋中介可能从线下转为线上。因为线上整合资源能力更加快捷简单,并且也不存在瞒报消息抬高房价的弊端,传统房屋中介的生存会面临很大挑战。

  03刚需买房将变简单

  事实上,不只是李嘉诚在抛售房产、地产业务,还有很多企业也在抛售相关业务或者寻求转型。数据显示,2015-2018年,国有、集体、港澳台资以及外商投资的房地产企业在减少。尤其是国有房地产开发企业,三年减少了500家,锐减了40%。

  我们知道,决定房价的核心问题还是供求关系。一方面房源数量供给量已经远大于需求量了:官方媒体人民网已经证实,当前住房供给量已经远大于住房需求量。另有专家统计过,如果加上开发商现有空置房源,那么总共的空置房数量将达到2亿套,足够5亿人居住生活。另一方面,需求量的“人口”已经没有那么多了,除了城镇住房覆盖率超过96%以外,中科院发表人口预测数据,中国的人口将在2029年达到峰值,为14.47亿人。

  反观二手房市场,现在也处于一个“僵持”的局面,每天都有大量二手房挂牌,但是成交率和成交量却呈现下降趋势,一边炒房客不愿意降价,另一边刚需选择观望。新房市场情况同样如此,很多开发商的新楼盘无人光顾,除了某些开盘价格低过周围二手房的房源引来很多人哄抢外,其他的表现平平。但是这种平衡将不会持续很久,因为随着供求关系发生改变的同时,也就意味着市场已经从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这时候卖家比买家急。

  再来看看今年的“密集”调控,仅2020年上半年,楼市先后调控了304次,比去年增长了20%,下半年7月份深圳、南京、宁波、东莞、杭州等典型城市都进行了楼市调控收紧。其主要内容除了提高购房门槛、打击炒房行为外,就是给予刚需一定支持了,在市场监管以及政策支持的“双重保护”下,未来刚需买房会更加简单。

  总结:在大多数人眼里,只有拥有了属于自己的房子,才称得上真正意义上的“家”,租房的感觉只有亲身经历过的人才知道,随时都有搬走可能。房子对于我们来说,是刚需品,而不是奢侈品。玻璃大王曹德旺曾说过,房价这么高是不合理的,百姓买不起房的话,那么未来房子就会变成有钱人之间“击鼓传花”的游戏。

返回海西房产网首页>>

  7月的楼市,除了人们习以为常的密集调控外,这次还给了炒房客心中“房价永不会跌”的深圳一个狠狠“教训”。房住不炒理念的贯彻落实下,没有哪一个城市是例外。调控后的效果可谓是立竿见影,短短两三天,深圳多地挂牌价格跌了20~400万不等。随后“无事发生”的南京也进行了调控,并没有房价上涨或者炒房热的消息。就在人们以为7月安然度过的时候,月底楼市却又发生了两件大事,再次掀起了楼市的波澜。

  李嘉诚又卖地了

  7月底,李嘉诚将手上放了16年之久的重庆地块以70亿元的价格给卖掉了。提到李嘉诚,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属于最早一批从事房地产的商人。1958年就开始投资房子地产,从1999年起,连续15年被评为“华人首富”,可以说就靠这碗饭而发家致富的。很多人说是李嘉诚发明的“公摊面积”,但李嘉诚其实不是发明者,而是推广者。不管怎么说,谈到房地产,人们第一反应就会想到李嘉诚。

  回到正题,李嘉诚最近几年都在干什么呢?数据统计,李嘉诚从2013开始就不断抛售手上的房产、地产业务,截至2019年,累计套现1700亿元。几年过去了,很多人都嘲笑李嘉诚,认为这次的“李超人”似乎判断失误了,因为从2014年开始,房地产又迎来了一波发展高峰,很多地方房价翻了翻。但我想说的是,李嘉诚真的判断失误了吗?事实上,房价从2014年~2018年的“飞涨”完全得益于2014年开始的“去库存”,但是李嘉诚不可能预料到这一点,不然房价走势还真不好说。

  退一步说,即使在“去库存”后,李嘉诚依旧在抛售手上的房产、地产业务,不为房价上涨所动。现在整体楼市的房价已经稳定下来了,很多人看到李嘉诚在卖地,也都认为房地产不行了。不禁想起李嘉诚所说的:任何行业发展过度必将迎来摧残,不要妄想赚取行业最后一个铜板。

  马云高调入局

  根据官方媒体南方都市报报道:7月底,阿里巴巴与易居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双方将在包括线上线下房产交易、数字营销和交易后相关服务等领域展开深度合作。推动房地产行业走向全面数字化、智能化。

  除此之外,阿里还以每股7港元的价格,收购了易居1.17亿股,占比份额增加到了8.32%,成为了易居第二大股东。双方将投资50亿元成立合资公司,阿里占比85%,易居占比15%,这个合资公司将成为国内房产业务的唯一主体。

  对此,也有很多人说阿里也要进军房地产市场来分一杯羹了,未来房价还会大涨。不过个人认为,马云选择和易居合作进军房地产,看中的是其背后万亿级别市场代理的魅力。毕竟阿里是靠某宝起家的,做的就是B2C,选择这个时候加入也是情理之中,也符合阿里的发展路线。另一方面,大家知道阿里系和腾讯系已经对抗很久了,阿里选择和易居合作也是为了对抗贝壳和腾讯。

  一边是靠房地产行业做成华人首富的李嘉诚,一边是预言未来“房价如葱”的首富马云。一个选择抛资撤离,另一个却选择这个时候高调入场。新旧首富的碰撞,着实让楼市的吃瓜群众更加摸不着头脑。面对楼市涨跌不一的呼声以及密集的调控,也让很多购房者不敢轻易下手,那么未来楼市会如何变化呢?

  楼市未来如何变化?

  上文已经提到过,马云这次入场,主要看重的是其背后庞大的代理市场,与炒房拍地没有什么关系,那么马云和李嘉诚的选择上就没有什么冲突了。结合目前楼市形势来看,未来楼市可能会有三大变化:

  01房地产逐渐丧失其核心地位

  放在过去,房地产的确是给了经济一定的助推作用,在人们对于房子需求量与日俱增时,房子之间买卖成交量大,资金流动速度快,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但是由于房地产本身不成熟、不健康、投机性强的发展后,现在对于经济的帮助已经利大于弊了,房价在上涨的同时,其流通性也越来越差。

  另一方面,现在强调要发展“经济内循环”,打通经济内循环的关键就是要让百姓的购买力增强。反观现在的消费能力,百姓大半辈子的钱都困在房地产市场里,更糟的是,很多实体经济也正在流入房地产。但是房子由于其超高的价格,本身流动性已经很差了,并且现在人们对于房子的需求已经没有以前那么明显了,很多人都有了自己的房子。之前央行发布的报告已经证实,96%的城镇居民已经拥有住房了,且户均为1.5套。除此之外,近几年的人口出生率也在逐年降低,人口净增长率也在逐年降低,有不少专家预测,中国人口进入“负增长时代”可能会提前来到。

  所以说,房价的调控是必须且必要的,解决房价问题,不仅是解决经济发展问题,更是解决民生问题。

  02未来楼市格局或将改变

  马云这次入场,或将改变传统的楼市格局。以前人们买房,要么选择在开发商售楼处购买,要么选择房产中介。但是随着开发商数量的增多,楼盘数量的增多,购房者们逐一看房进行对比需要花费大量时间,浪费了很多时间成本。因此很多购房者都倾向于去中介看房买房,一方面各种信息能很快掌握,另一方面很多中介的房源比售楼处便宜些。

  但是传统卖房中介也有着自身的弊端:第一,中介的收费一直没有明确的指标,完全是自发形成的。所以部分中介钻了这个空子,收取很高的中介费用,使购房者成本增加。第二,部分中介会故意推涨房价,因为他们的佣金和房价的高低也有关,房价越高,佣金越高。第三,部分中介隐瞒房屋信息。为了提高成交率,有些中介在出售二手房时候,故意隐瞒房屋缺陷,购房者入手后发现已经迟了。

  连很多购房者都能看出来的问题,马云自然也能看出来。因此,他们选择此时入场也并不是毫无道理的。现在已经有VR看房技术了,未来随着科技的发展,更多高科技产品的出现,房屋中介可能从线下转为线上。因为线上整合资源能力更加快捷简单,并且也不存在瞒报消息抬高房价的弊端,传统房屋中介的生存会面临很大挑战。

  03刚需买房将变简单

  事实上,不只是李嘉诚在抛售房产、地产业务,还有很多企业也在抛售相关业务或者寻求转型。数据显示,2015-2018年,国有、集体、港澳台资以及外商投资的房地产企业在减少。尤其是国有房地产开发企业,三年减少了500家,锐减了40%。

  我们知道,决定房价的核心问题还是供求关系。一方面房源数量供给量已经远大于需求量了:官方媒体人民网已经证实,当前住房供给量已经远大于住房需求量。另有专家统计过,如果加上开发商现有空置房源,那么总共的空置房数量将达到2亿套,足够5亿人居住生活。另一方面,需求量的“人口”已经没有那么多了,除了城镇住房覆盖率超过96%以外,中科院发表人口预测数据,中国的人口将在2029年达到峰值,为14.47亿人。

  反观二手房市场,现在也处于一个“僵持”的局面,每天都有大量二手房挂牌,但是成交率和成交量却呈现下降趋势,一边炒房客不愿意降价,另一边刚需选择观望。新房市场情况同样如此,很多开发商的新楼盘无人光顾,除了某些开盘价格低过周围二手房的房源引来很多人哄抢外,其他的表现平平。但是这种平衡将不会持续很久,因为随着供求关系发生改变的同时,也就意味着市场已经从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这时候卖家比买家急。

  再来看看今年的“密集”调控,仅2020年上半年,楼市先后调控了304次,比去年增长了20%,下半年7月份深圳、南京、宁波、东莞、杭州等典型城市都进行了楼市调控收紧。其主要内容除了提高购房门槛、打击炒房行为外,就是给予刚需一定支持了,在市场监管以及政策支持的“双重保护”下,未来刚需买房会更加简单。

  总结:在大多数人眼里,只有拥有了属于自己的房子,才称得上真正意义上的“家”,租房的感觉只有亲身经历过的人才知道,随时都有搬走可能。房子对于我们来说,是刚需品,而不是奢侈品。玻璃大王曹德旺曾说过,房价这么高是不合理的,百姓买不起房的话,那么未来房子就会变成有钱人之间“击鼓传花”的游戏。

返回海西房产网首页>>
[阅读全文]
海西房产网官方微信:扫一扫,立即关注!
关注“海西房产网”,获取楼市新闻资讯。
地产要闻,一手掌握!更多关注@海西房产网官方微博
更多

今日热点

楼盘动态

地产招聘

更多>>
热门楼盘:更多>>
热点推荐
购房工具

楼市画报

楼盘广告

更多>>
福州楼盘签约:销售排行>>
>>相关新闻 更多>>
关于我们 | 公司招聘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联系方式 | 友情链接
h0591.com © 2016 海西房产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11002896号
客服电话:0591-83784488 客服QQ:18512029 378670880 376587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