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上午9点,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正式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发挥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综合带动作用,培育产业、增加就业。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因城施策,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完善便民设施,让城市更宜业宜居。“因城施策”意味着什么?如何通过城市群带动产业和就业?城市“宜业宜居”怎么打造?
继续贯彻“房住不炒”,明确“因城施策”
新京报记者梳理发现,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对于房地产方面的表述,是近三年来所用文字最少的。与往年相比,今年对房地产的表述更为简短,重点也更明确。
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更好解决群众住房问题。其中具体提到,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落实地方主体责任,继续实行差别化调控,建立健全长效机制,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更落实城市主体责任,改革完善住房市场体系和保障体系,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北京市房地产法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教授赵秀池指出,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房地产市场的提法,仍然延续了十九大精神,继续贯彻“房住不炒”的定位,同时明确“因城施策”。
实际上,“因城施策”的提法并不是第一次出现。去年12月23日召开的全国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会议便已提出,2020年要坚持“稳”字当头,全面落实因城施策、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的长效管理调控机制,保持房地产市场平稳运行,坚决防范化解房地产市场风险。
赵秀池认为,“因城施策”需要落实地方政府的主体责任,因为只有地方政府对当地情况比较了解,也才能做到因城施策,平衡供求关系,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专家:“宜居宜业”要与不同种类房地产匹配
此外,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到,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发挥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综合带动作用,培育产业、增加就业。
这一举措如何落到实处?赵秀池表示,每个城市要找好自己的定位,城市群中的中心城市和其他城市错位发展,互相扶持。“城市群的其他城市可以围绕中心城的主导产业提供相应服务,态度城市群要做好城市群规划,确定各自的产业发展定位,进而确定各城市需要的岗位。”
在让城市更宜业宜居方面,报告还提出,完善便民设施。
赵秀池指出,房地产既能提供住宅用于居住,也能提供工业商业等产业,也会提供教育医疗等社会配套设施,所以,要正确处理多元房地产的关系,通过多元房地产的匹配使城市更宜居宜业。
“房地产分新区开发和旧城改造。”赵秀池说,新区开发中要注意宜居宜业与不同种类房地产的匹配,要根据当地需求确定产业地产、配套设施和住宅的比例。旧城改造中,宜居宜业的打造主要包括老旧小区改造水电气热改造、安全加固、加装电梯、设立停车位、配建托老所、诊所、幼儿园、引进物业管理等。
去年底的全国住建工作会议也已经提出,2020年,要围绕改善城乡人居环境,继续深入开展“共同缔造”活动,试点打造一批“完整社区”,完善社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创造宜居的社区空间环境。
返回海西房产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