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首页 > 房产资讯 > 正文

花钱买排名 龙湖吴亚军不小心撕开房企榜单背后黑幕

海西房产网 发布时间:2020.01.11来源:环球商业观察
扫描到手机
导语:在2月9日的2020龙湖年会上,有内部员工问董事长吴亚军:“龙湖在行业十强的悬崖边徘徊,很可能掉出十强。”吴亚军霸气回应:“我完全不关心规模排名。我不想花钱去买排名。”这段内部讲话不小心揭示了一个真相,就是房地产行业内各种百强榜单排名的潜规则:花钱买排名。
标签:   龙湖

  花钱买排名 龙湖吴亚军不小心撕开房企榜单背后的黑幕

  观察最前沿的商业发展模式,深度剖析未来商业趋势。

  在2月9日的2020龙湖年会上,有内部员工问董事长吴亚军:“龙湖在行业十强的悬崖边徘徊,很可能掉出十强。”

  吴亚军霸气回应:“我完全不关心规模排名。我不想花钱去买排名。”

  目前,房地产行业比较知名的榜单由克而瑞、中房协、中指院、亿瀚等第三方机构发布,吴亚军没有直接点名是哪一家。

  这段内部讲话不小心揭示了一个真相,就是房地产行业内各种百强榜单排名的潜规则:花钱买排名。

  每到年底,全国多家机构陆续发布各种房地产企业排行榜,细心的会发现,有时同一家企业在不同机构颁发的排行榜上的销售数字时,差别也很大,有的甚至差了几十亿。

  难道是统计口径不一样?业内知情人士介绍,这个可能与房企是不是与该机构有过咨询合作密不可分,交了钱,就有注水和沟通的空间,没交钱,可能就实打实了。

  当然,这些钱是以其他形式交的,一般是咨询、服务费,少的几十万,多的三四百万,甚至更多。

  业内人士表示,表面上看起来的通过各种形式的合作,其实根本是为了花钱买排名。一般来说,为挤进TOP50或TOP100,中小型房企往销售业绩数据注水的动力更强,有的第三方数据比实际数据高出30%以上。

  作为收了服务费的第三方机构,当然也知道这些企业在造假,但也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1

  房企扎堆买排名,动力何在?

  对于房企来说,排行榜是一种“刚需”。

  因为,对舆论、资本、市场、大众来说,能够检验一家房企的“成色”和“地位”的,排行榜依然是最直观、便捷的方式。

  由于没有政府披露的排行榜,市场只能依赖中介机构发布的排行榜。于是,境内金融机构融资也好、信用评级也好、海外发债也好,都依赖第三方机构给出的排名。

  排行榜对房企意味着很多,归根结底一是包装,提升知名度,二是融资起来更为方便。

  比如,很多银行都有自己的“白名单”。当下资本市场资金收紧,为了降低风险,都要求融资的房企是百强甚至50强、30强,这也推动了榜单造假的利益链条。

  比如,房企在海外上市或融资时,境外金融机构或评级机构也看排行榜,这对于融资成本来说有很大影响;

  还有,现在房企融资的综合成本很多在10%以上,就算1个百分点的节约,也意味着巨大的利差。

  另外,排名是房地产企业最好的广告。不管是其他房企引入合作方,还是地方政府土地出让或项目招商引资,看的也是排行榜。

  因为以上这些原因,造成了开发商不惜以数据注水的方式来推高自己排位的现象。

  而从近期各地楼市调控看,预计房企的资金还会受到继续的压力。未来房企融资渠道还有可能继续收紧。

  可以预计,在真实销售放缓的2019年,用买排行榜来销售数字的情形会愈演愈烈。

  2

  销售数据注水,各显神通

  盘点一下,都有哪些注水方式呢?

  一是重复计算。

  目前房地产商合作开发、抱团取暖已是大趋势。在合作开发的项目中,各自分工会有侧重。比如,有的负责拿地和操盘、有的负责融资和销售。

  而在计算销售规模时,两个开发商为了增加数字,都将销售计入自身业绩,业绩被重复计算了。这种手法具有很强的操作空间,但由于并无确实的手段来监管,导致目前堂而皇之的注水现象无法监管。

  二是钻数据统计方式的空子。

  开发商销售数据统计的口径多元、混乱,给数据注水乱象提供空间。销售既可以是流量金额,也可以是权益金额;既可以以网签口径统计,也可以以开发商认购口径统计。

  另外,年底冲刺销售业绩的时候,很多开发商将“高提佣”的中介包销也算在销售业绩里,其实有部分可能无法实现。

  政府网签系统确认的销售数据相对滞后,且基于国民经济分析研究用途的考虑,统计法规定政府不能披露企业的数据。

  三是营销造假。

  不少房企为了在排行榜业绩数据上注水,为挤进千亿阵营,不惜在营销端造假。

  在房市低迷期,为了维持房地产的高额利润而进行联合作假,进行虚假新闻发布和虚假购买合同、虚假排号等措施,制造虚假繁荣,刺激房子的消费。

  有的房企给员工定销售指标,完不成将会关联年终奖发放及晋升、调薪,实在不行就自己购买,公司可帮忙找消费贷。还有一些房企是让员工先购买,之后可以提供一次更名机会。

  曾有业内人士称,某新晋千亿浙系房企在2018年让员工购房,待到2019年公司再进行回购,以此来冲2018年业绩。

  融创上海公司也曾被曝出让内部员工买房,目的都是为了冲业绩。

  以上种种原因,造成了明知数据注水,但政府监管部门难以规制的问题。

  既然政府难以监管,那房协等第三方监管为何没能起到监督作用?

  毕竟,房协名义上也有责任协助政府开展行业调研和行业统计工作,以及组织制定并监督本行业的行规行约、建立行业自律机制等工作。

  这是因为,房协是以房企会员缴纳的会费来运转的,这决定了其是以服务房地产会员企业为工作目标的。

  所谓“吃人家的嘴短,拿人家的手短”,怎么能指望房协对对房地产企业的销售行为、销售业绩或数据虚高问题进行监督呢?

  因此,虽然房地产行业协会等行业组织对企业发展动态比较了解,对于发生在眼皮底下的买榜和注水现象,也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3

  造假多了,难免自食苦果

  2019年1月初,某机构发布的“2018中国百强房企销售增速排行榜”中,佳源集团以1005.43%的销售增幅,成为排行榜的“增速王”。

  该榜单显示,佳源集团2017年的销售额为79.2亿,2018年的销售额为875.5亿元,销售额涨幅10倍有余。

  1005.43%销售增速立即在业内引发渲染大波,纷纷质疑佳源集团在榜单中造假。

  佳源集团相关负责人回应称:“发生同比增幅超1000%的错误,主要原因在于该机构混淆了佳源集团与佳源国际两个统计主体,误将佳源国际2017年的相关数据当做佳源集团的销售数据。”

  造假过了头,难免自食其果,资本市场迅速做出回应。

  1月17日,佳源国际控股(HK2768)午后遭遇暴跌,资本市场清仓式抛售,导致跌幅逾80%,单日市值增发近300亿。

  由此,佳源国际“一跌成名”。

  佳源国际作为上市公司的“崩盘式”暴跌,对于意图美化业绩,来借助资本市场“找钱”的企业,也是一次警示和教训。

  除此之外,数据造假人为抬高了中小型房企业绩,给金融市场、信用评级提供了错误的信号,不利于金融机构作出合理的信用评价和贷款准入,不利于防范金融风险。

  而房地产项目的虚假销售、人为制造市场火爆局面,也给普通民众买房造成了困扰,不利于稳房价、稳预期。

  4

  剥离利益绑定,规范第三方评估

  房产数据排行榜乱象已困扰行业多年,业内人士称,要规范榜单评估,主要应剥离咨询业务与排行榜发布的利益绑定。


  从国际经验来看,具有公信力、公允的行业协会、龙头中介组织,是行业排行榜的主要发布者,也是厘清政府监管、行业和社会自律、百姓自发监督三者职能,发挥市场配置资源决定性作用的重要方向。

  但在目前国内,由于行业自律、诚信体系建设还不完善,大家认可的、具有公信力的第三方评估组织较少。

  在此,郑重提几个建议。

  一方面要加强行业自律建设,培育有公信力的行业协会,由他们来直接发布榜单,或加强对业内的第三方评估组织的监管。

  另一方面,应该逐渐剥离咨询业务与排行榜发布业务的利益绑定。剥离咨询业务,榜单由行业协会审定发布。

  同时,对于确定的房企数据造假行为,加大惩戒的力度。

  希望到了明年这个时候,房企们不需要掏钱买排名了。

返回海西房产网首页>>

  花钱买排名 龙湖吴亚军不小心撕开房企榜单背后的黑幕

  观察最前沿的商业发展模式,深度剖析未来商业趋势。

  在2月9日的2020龙湖年会上,有内部员工问董事长吴亚军:“龙湖在行业十强的悬崖边徘徊,很可能掉出十强。”

  吴亚军霸气回应:“我完全不关心规模排名。我不想花钱去买排名。”

  目前,房地产行业比较知名的榜单由克而瑞、中房协、中指院、亿瀚等第三方机构发布,吴亚军没有直接点名是哪一家。

  这段内部讲话不小心揭示了一个真相,就是房地产行业内各种百强榜单排名的潜规则:花钱买排名。

  每到年底,全国多家机构陆续发布各种房地产企业排行榜,细心的会发现,有时同一家企业在不同机构颁发的排行榜上的销售数字时,差别也很大,有的甚至差了几十亿。

  难道是统计口径不一样?业内知情人士介绍,这个可能与房企是不是与该机构有过咨询合作密不可分,交了钱,就有注水和沟通的空间,没交钱,可能就实打实了。

  当然,这些钱是以其他形式交的,一般是咨询、服务费,少的几十万,多的三四百万,甚至更多。

  业内人士表示,表面上看起来的通过各种形式的合作,其实根本是为了花钱买排名。一般来说,为挤进TOP50或TOP100,中小型房企往销售业绩数据注水的动力更强,有的第三方数据比实际数据高出30%以上。

  作为收了服务费的第三方机构,当然也知道这些企业在造假,但也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1

  房企扎堆买排名,动力何在?

  对于房企来说,排行榜是一种“刚需”。

  因为,对舆论、资本、市场、大众来说,能够检验一家房企的“成色”和“地位”的,排行榜依然是最直观、便捷的方式。

  由于没有政府披露的排行榜,市场只能依赖中介机构发布的排行榜。于是,境内金融机构融资也好、信用评级也好、海外发债也好,都依赖第三方机构给出的排名。

  排行榜对房企意味着很多,归根结底一是包装,提升知名度,二是融资起来更为方便。

  比如,很多银行都有自己的“白名单”。当下资本市场资金收紧,为了降低风险,都要求融资的房企是百强甚至50强、30强,这也推动了榜单造假的利益链条。

  比如,房企在海外上市或融资时,境外金融机构或评级机构也看排行榜,这对于融资成本来说有很大影响;

  还有,现在房企融资的综合成本很多在10%以上,就算1个百分点的节约,也意味着巨大的利差。

  另外,排名是房地产企业最好的广告。不管是其他房企引入合作方,还是地方政府土地出让或项目招商引资,看的也是排行榜。

  因为以上这些原因,造成了开发商不惜以数据注水的方式来推高自己排位的现象。

  而从近期各地楼市调控看,预计房企的资金还会受到继续的压力。未来房企融资渠道还有可能继续收紧。

  可以预计,在真实销售放缓的2019年,用买排行榜来销售数字的情形会愈演愈烈。

  2

  销售数据注水,各显神通

  盘点一下,都有哪些注水方式呢?

  一是重复计算。

  目前房地产商合作开发、抱团取暖已是大趋势。在合作开发的项目中,各自分工会有侧重。比如,有的负责拿地和操盘、有的负责融资和销售。

  而在计算销售规模时,两个开发商为了增加数字,都将销售计入自身业绩,业绩被重复计算了。这种手法具有很强的操作空间,但由于并无确实的手段来监管,导致目前堂而皇之的注水现象无法监管。

  二是钻数据统计方式的空子。

  开发商销售数据统计的口径多元、混乱,给数据注水乱象提供空间。销售既可以是流量金额,也可以是权益金额;既可以以网签口径统计,也可以以开发商认购口径统计。

  另外,年底冲刺销售业绩的时候,很多开发商将“高提佣”的中介包销也算在销售业绩里,其实有部分可能无法实现。

  政府网签系统确认的销售数据相对滞后,且基于国民经济分析研究用途的考虑,统计法规定政府不能披露企业的数据。

  三是营销造假。

  不少房企为了在排行榜业绩数据上注水,为挤进千亿阵营,不惜在营销端造假。

  在房市低迷期,为了维持房地产的高额利润而进行联合作假,进行虚假新闻发布和虚假购买合同、虚假排号等措施,制造虚假繁荣,刺激房子的消费。

  有的房企给员工定销售指标,完不成将会关联年终奖发放及晋升、调薪,实在不行就自己购买,公司可帮忙找消费贷。还有一些房企是让员工先购买,之后可以提供一次更名机会。

  曾有业内人士称,某新晋千亿浙系房企在2018年让员工购房,待到2019年公司再进行回购,以此来冲2018年业绩。

  融创上海公司也曾被曝出让内部员工买房,目的都是为了冲业绩。

  以上种种原因,造成了明知数据注水,但政府监管部门难以规制的问题。

  既然政府难以监管,那房协等第三方监管为何没能起到监督作用?

  毕竟,房协名义上也有责任协助政府开展行业调研和行业统计工作,以及组织制定并监督本行业的行规行约、建立行业自律机制等工作。

  这是因为,房协是以房企会员缴纳的会费来运转的,这决定了其是以服务房地产会员企业为工作目标的。

  所谓“吃人家的嘴短,拿人家的手短”,怎么能指望房协对对房地产企业的销售行为、销售业绩或数据虚高问题进行监督呢?

  因此,虽然房地产行业协会等行业组织对企业发展动态比较了解,对于发生在眼皮底下的买榜和注水现象,也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3

  造假多了,难免自食苦果

  2019年1月初,某机构发布的“2018中国百强房企销售增速排行榜”中,佳源集团以1005.43%的销售增幅,成为排行榜的“增速王”。

  该榜单显示,佳源集团2017年的销售额为79.2亿,2018年的销售额为875.5亿元,销售额涨幅10倍有余。

  1005.43%销售增速立即在业内引发渲染大波,纷纷质疑佳源集团在榜单中造假。

  佳源集团相关负责人回应称:“发生同比增幅超1000%的错误,主要原因在于该机构混淆了佳源集团与佳源国际两个统计主体,误将佳源国际2017年的相关数据当做佳源集团的销售数据。”

  造假过了头,难免自食其果,资本市场迅速做出回应。

  1月17日,佳源国际控股(HK2768)午后遭遇暴跌,资本市场清仓式抛售,导致跌幅逾80%,单日市值增发近300亿。

  由此,佳源国际“一跌成名”。

  佳源国际作为上市公司的“崩盘式”暴跌,对于意图美化业绩,来借助资本市场“找钱”的企业,也是一次警示和教训。

  除此之外,数据造假人为抬高了中小型房企业绩,给金融市场、信用评级提供了错误的信号,不利于金融机构作出合理的信用评价和贷款准入,不利于防范金融风险。

  而房地产项目的虚假销售、人为制造市场火爆局面,也给普通民众买房造成了困扰,不利于稳房价、稳预期。

  4

  剥离利益绑定,规范第三方评估

  房产数据排行榜乱象已困扰行业多年,业内人士称,要规范榜单评估,主要应剥离咨询业务与排行榜发布的利益绑定。


  从国际经验来看,具有公信力、公允的行业协会、龙头中介组织,是行业排行榜的主要发布者,也是厘清政府监管、行业和社会自律、百姓自发监督三者职能,发挥市场配置资源决定性作用的重要方向。

  但在目前国内,由于行业自律、诚信体系建设还不完善,大家认可的、具有公信力的第三方评估组织较少。

  在此,郑重提几个建议。

  一方面要加强行业自律建设,培育有公信力的行业协会,由他们来直接发布榜单,或加强对业内的第三方评估组织的监管。

  另一方面,应该逐渐剥离咨询业务与排行榜发布业务的利益绑定。剥离咨询业务,榜单由行业协会审定发布。

  同时,对于确定的房企数据造假行为,加大惩戒的力度。

  希望到了明年这个时候,房企们不需要掏钱买排名了。

返回海西房产网首页>>
[阅读全文]
海西房产网官方微信:扫一扫,立即关注!
关注“海西房产网”,获取楼市新闻资讯。
地产要闻,一手掌握!更多关注@海西房产网官方微博
更多

今日热点

楼盘动态

地产招聘

更多>>
热门楼盘:更多>>
热点推荐
购房工具

楼市画报

楼盘广告

更多>>
福州楼盘签约:销售排行>>
>>相关新闻 更多>>
关于我们 | 公司招聘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联系方式 | 友情链接
h0591.com © 2016 海西房产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11002896号
客服电话:0591-83784488 客服QQ:18512029 378670880 376587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