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的16年里,中国房地产百强企业土地储备规划建筑面积均值增长了近8倍。近日,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清华大学房地产研究所和中指研究院三家研究机构共同组成的“中国房地产TOP10研究组”发布了《2019中国房地产百强企业研究报告》。中指研究院院长莫天全在发布会当天透露,截止到去年底,百强企业土地储备规划建筑面积均值先从2003年176万平方米已增长到1565万平方米,也就是说这100家房企的土储加起来,建的房子面积高达15 .65亿平方米,比47个澳门的陆地面积还要大。
百强阵营里前十企业土储增长更显著
《2019中国房地产百强企业研究报告》显示,2018年,百强企业销售总额、销售面积分别达87239.1亿元、66244.5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3.2%和32.0%,增长率分别高于同期全国增幅21.0及30.7个百分点,持续跑赢大势。
良好的销售业绩与高效运营带动企业规模持续扩张,全年百强企业总资产均值为2079.1亿元,同比增长22%,营业收入均值同比增长27.3%至486.2亿元,净利润均值则同比增长28.2%至64.4亿元。
百强企业土地储备规划建筑面积均值增长也非常明显,16年里已从亿级晋升至十亿平方米级别。而据中指研究院研发中心总经理白彦军介绍,在百强阵营中,前十企业拿地更猛,十家的拿地金额总和,占前五十企业拿地总金额的一半。白彦军认为,这说明了前十企业在土地资源的储备方面增长更加显著。
不过和上一年同比来看,百强企业拿地态度已趋于谨慎,拿地金额占比大幅下降。2018年,百家企业拿地金额占销售额比重为27.2%,同比下降19.7个百分点。分层级来看,前10企业的比值均值下降20.4个百分点至26.3%;11-30企业的比值均值为32.8%;31-50企业的比值均值下降幅度最大,同比减少24.9个百分点;51-100企业的比值小幅下降,但企业仍在扩张布局的进程之中,拿地金额均值有所增长。
未来仍可聚焦主业,同时聚焦客户真实需求
从土地资源的储备来看,百强企业发展的原材料供给仍相对充足。但城镇化发展到中后期,房地产未来的市场空间是不是还足够让企业聚焦主业?在报告发布会当天,这一话题也成为展望未来发展时业内人士的关注点。
中国房地产TOP10研究组联席组长、清华大学房地产研究所所长刘洪玉表示,聚焦主业仍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策略,但同时不要忘了协同创新。“主业的发展空间还很大,关键是发展的质量。”他表示,结构性的机遇处处都有,比如城市群的战略会触动空间分布的变化和结构的调整,因此会带来大量的建设需求。房屋的改造更新的问题也会为企业提供持续且稳定的市场空间。另外就是居住和升级的需要,也就是产品和服务的升级,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方向。
白彦军则表示,未来企业应该实现两个回归,一是回归真实的客户,二是回归客户的真实需求。“房子只住不炒是未来的导向,客户的需求更多的倾向于刚需、改善,真正的自住性的需求,产品设置一定要围绕这个需求进行深化。”
返回海西房产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