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新闻资讯
地产资讯
|
二手房
|
房屋租赁
|
热点专题
|
土地拍卖
|
城市建设
|
楼市画报
|
业主论坛
|
地产咔溜
|
新房导购
楼盘大全
|
新房动态
|
打折优惠
|
开盘预告
|
商业地产
|
交易数据
|
房价走势
|
购房问答
|
楼盘实景
|
别墅频道
首页
>
房产资讯
> 正文
两年770幅高价地仅30个开盘 房企面临双重资金压力
海西房产网
发布时间:2018.03.24来源:澎湃新闻
扫描到手机
导语:
未来,百强企业需要警惕规模化扩张驱动下的布局风险,包括盲目跟风布局、集中购置热点城市高价地块带来的库存积压风险等;另一方面,在资金环境严峻、杠杆率提高、债务兑付压力加大的背景下,需要重视现金安全,防范资金风险。
标签:
房企
土地
(记者/庞静涛)3月22日,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清华大学房地产研究所和中国指数研究院三家研究机构共同组成的“中国房地产TOP10研究组”发布《2018中国房地产百强企业研究报告》显示,随着金融去杠杆以及楼市调控政策的持续深入,2018年房地产企业将面临融资端与销售端的双重压力。
一年时间,百强房企市场占有率再提高近7%。来自中国指数研究院的数据,2017年,百强房企的市场占有率提升至47.7%,较 2016年的40.8%上升约6.9个百分点,更早之前的2003年,该数值仅为14%,十五年来百强房企市场占有率提升33.7%。
中国指数研究院的报告同时提示,未来,百强企业需要警惕规模化扩张驱动下的布局风险,包括盲目跟风布局、集中购置热点城市高价地块带来的库存积压风险等;另一方面,在资金环境严峻、杠杆率提高、债务兑付压力加大的背景下,需要重视现金安全,防范资金风险。
2017年,行业规模战进一步升级,土地资源的争夺更趋激烈,百强企业不仅在招拍挂市场攻城略地,更是通过收并购、旧改、产业新城、文旅地产等方式补充优质资源,为其业绩的快速增长储备弹药。2017年,百强前50企业拿地金额达2.55万亿元,其中招拍挂拿地金额2.24万亿元,同比增长76.7%,占全国300城土地成交金额的61.6%。
2017年,百强企业凭借自身优势持续加大热点城市深耕力度,城市拿地集中度显著提升。2017年热点城市土地市场竞争趋于白热化,其中百强前50企业在杭州、成都、重庆、沈阳、长沙等城市拿地集中度均超50%。
不仅仅是土地资源,资金资源也在加剧向百强房企流入。2017年,百强房企拿走了约62.9%的国内信用债。
为保持规模,百强房企的拿地战略则是向三四线城市下沉,通过并购、合作等多渠道补仓。
2017年,在招拍挂公开土地市场攻城略地以外,更是通过收并购、旧改、产业新城、文旅地产等方式补充资源。2017年,百强房企中,前50企业拿地金额达2.55万亿元,其中招拍挂拿地金额2.24万亿元,同比增长76.7%,占全国300城土地成交金额的61.6%。
报告显示,从近年高价地开盘情况来看,2016年以来全国合计成交的770余宗高价地块中,截至2017年底已开盘项目仅为30个左右,以此计算,上市率不足4%。从770余宗高价地块的拿地房企来看,部分企业集中获取了多宗高价地,且部分地块拿地楼面价已经接近或超过限售价格及周边在售房价,去化压力较大。
规模战的同时,百强房企的负债压力也在提高。2017年百强企业在追逐规模扩张的同时进一步拉升了负债水平,负债压力加大,房地产企业2017年普遍加大杠杆率驱动规模增长,全年资产负债率均值为78.9%,较2016年提高2.2个百分点。2017年,百强企业短期偿债压力明显加大。2017年百强企业的流动比率均值为2.11,较去年上升0.02;速动比率为0.51,较去年下降0.04,延续下行趋势。受土地投资支出大幅增加影响,百强企业2017年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均值由正转负,呈现紧张态势,由2016年的8.6亿元下降至2017年的-2.1亿元。
报告提示,随着金融去杠杆以及楼市调控政策的持续深入,2018年房地产企业将面临融资端与销售端的双重压力。仅从债券资金兑付压力来看,房企2018年已经步入集中还款期,面临一定的现金流考验。
返回海西房产网首页>>
(记者/庞静涛)3月22日,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清华大学房地产研究所和中国指数研究院三家研究机构共同组成的“中国房地产TOP10研究组”发布《2018中国房地产百强企业研究报告》显示,随着金融去杠杆以及楼市调控政策的持续深入,2018年房地产企业将面临融资端与销售端的双重压力。
一年时间,百强房企市场占有率再提高近7%。来自中国指数研究院的数据,2017年,百强房企的市场占有率提升至47.7%,较 2016年的40.8%上升约6.9个百分点,更早之前的2003年,该数值仅为14%,十五年来百强房企市场占有率提升33.7%。
中国指数研究院的报告同时提示,未来,百强企业需要警惕规模化扩张驱动下的布局风险,包括盲目跟风布局、集中购置热点城市高价地块带来的库存积压风险等;另一方面,在资金环境严峻、杠杆率提高、债务兑付压力加大的背景下,需要重视现金安全,防范资金风险。
2017年,行业规模战进一步升级,土地资源的争夺更趋激烈,百强企业不仅在招拍挂市场攻城略地,更是通过收并购、旧改、产业新城、文旅地产等方式补充优质资源,为其业绩的快速增长储备弹药。2017年,百强前50企业拿地金额达2.55万亿元,其中招拍挂拿地金额2.24万亿元,同比增长76.7%,占全国300城土地成交金额的61.6%。
2017年,百强企业凭借自身优势持续加大热点城市深耕力度,城市拿地集中度显著提升。2017年热点城市土地市场竞争趋于白热化,其中百强前50企业在杭州、成都、重庆、沈阳、长沙等城市拿地集中度均超50%。
不仅仅是土地资源,资金资源也在加剧向百强房企流入。2017年,百强房企拿走了约62.9%的国内信用债。
为保持规模,百强房企的拿地战略则是向三四线城市下沉,通过并购、合作等多渠道补仓。
2017年,在招拍挂公开土地市场攻城略地以外,更是通过收并购、旧改、产业新城、文旅地产等方式补充资源。2017年,百强房企中,前50企业拿地金额达2.55万亿元,其中招拍挂拿地金额2.24万亿元,同比增长76.7%,占全国300城土地成交金额的61.6%。
报告显示,从近年高价地开盘情况来看,2016年以来全国合计成交的770余宗高价地块中,截至2017年底已开盘项目仅为30个左右,以此计算,上市率不足4%。从770余宗高价地块的拿地房企来看,部分企业集中获取了多宗高价地,且部分地块拿地楼面价已经接近或超过限售价格及周边在售房价,去化压力较大。
规模战的同时,百强房企的负债压力也在提高。2017年百强企业在追逐规模扩张的同时进一步拉升了负债水平,负债压力加大,房地产企业2017年普遍加大杠杆率驱动规模增长,全年资产负债率均值为78.9%,较2016年提高2.2个百分点。2017年,百强企业短期偿债压力明显加大。2017年百强企业的流动比率均值为2.11,较去年上升0.02;速动比率为0.51,较去年下降0.04,延续下行趋势。受土地投资支出大幅增加影响,百强企业2017年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均值由正转负,呈现紧张态势,由2016年的8.6亿元下降至2017年的-2.1亿元。
报告提示,随着金融去杠杆以及楼市调控政策的持续深入,2018年房地产企业将面临融资端与销售端的双重压力。仅从债券资金兑付压力来看,房企2018年已经步入集中还款期,面临一定的现金流考验。
返回海西房产网首页>>
[阅读全文]
海西房产网官方微信:扫一扫,立即关注!
关注“海西房产网”,获取楼市新闻资讯。
地产要闻,一手掌握!更多关注
@海西房产网官方微博
精彩专题推荐
更多
【
大
中
小
】【
添加收藏
】【
打印此文
】【
关闭窗口
】
今日热点
楼盘动态
地产招聘
更多>>
更多>>
更多>>
热门楼盘:
更多>>
热点推荐
更多>>
购房工具
楼市画报
楼盘广告
更多>>
更多>>
福州楼盘签约:
销售排行>>
>>相关新闻
更多>>
关于我们
|
公司招聘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联系方式
|
友情链接
h0591.com © 2016 海西房产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11002896号
客服电话:0591-83784488 客服QQ:
18512029
378670880
376587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