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首页 > 房产资讯 > 正文

中国楼市“去库存”空间:只卖不建存量也够卖几年

海西房产网 发布时间:2015.12.19来源:新华社
扫描到手机
导语:待售面积还只是显性库存。安信证券分析师陈天诚认为,除待售面积外,企业拿的尚未开工的土地、未竣工在建项目(除已预售)等也应当计入库存,这样一起统计后,我国房地产的真实库存要大很多。
标签:   存量房  库存

  需求:市场+保障,买房+租房

  去库存前景如何,决定因素是未来我国住房的需求潜力大小。根据新的住房改革思路,由进城农民工构成的新市民群体将成为未来重要的住房需求人群。

  国务院去年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提出,到2020年,要努力实现1亿左右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镇落户。陈晟测算,按目前人均35平方米的水平测算,1亿新市民将带来35亿平方米的新增住房需求。此外,各地棚户区拆迁改造、面向住房困难人群的保障房、改善性住房等各类需求未来10年的增量将达到60亿平方米左右。

  他认为,未来住房需求将越来越多元化。改善性二套房、高舒适度住房、适老住宅、青年公寓、季节性住宅等,都是住房市场上的有效需求,针对这些需求的供给也是有效供给,“当下楼市的供给仍不够满足这部分需求,供给侧改革要解决这部分的需求问题”。

  值得一提的是,住房需求不等于购房需求。比如,面向青年群体租赁需求的长租公寓,也是去库存、稳市场的新领域。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孙立坚认为,为满足新需求,房地产业应加快供给侧改革,包括减税降费、保障房货币化安置、增加公共品供给等,这些都是未来政策的发力点。

  方向:“去库存”状态下房地产角色生变

  业内人士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推算,到“十二五”末,我国家庭户均拥有住房达到1.08套。就全世界经验而言,户均拥有1.1套住房以后,住房市场的峰值就会到来。因此,今年以来房地产投资增速的明显回调,不是周期性而是结构性的,因为供求关系已完全逆转。在此背景下,房地产业的角色和发展方式也正在悄然生变。

  孙立坚说:“过去我们都称房地产业是‘黄金十年’,这期间房地产投资增速每年都能保持20%以上,房地产上下游涉及多个行业,是拉动投资的中坚力量,是名副其实的经济引擎。但现在行业供大于求,库存严重,一方面要稳住房地产投资,让房地产成为中国经济的稳定器,另一方面地产商的定位也要随之改变,以前是城市开发商、建设商,未来要向着城市运营商、配套服务商的角色改变。”

  对地方政府来说,房地产业作为地方经济“发动机”的角色将逐步淡化,而需更加注重与其他产业的配套、结合。

  养老催生了养老地产、安乐地产;“互联网+”催生出地产后服务,社区物业管理服务成为开发商争夺焦点;在“双创”氛围下,共享办公空间等新模式已经诞生。

  “房产将更多扮演产业载体和容器的角色。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更加需要其他公共资源和实体产业作为依托。”陈晟说,以上海张江高科为例,地产开发收入在持续下降,企业也正在变身为“投行型”产业地产企业。这种“地产+产业”的模式使房地产业走向稳定中国经济的舞台。

返回海西房产网首页>>
海西房产网官方微信:扫一扫,立即关注!
关注“海西房产网”,获取楼市新闻资讯。
地产要闻,一手掌握!更多关注@海西房产网官方微博
更多

今日热点

楼盘动态

地产招聘

更多>>
热门楼盘:更多>>
热点推荐
购房工具

楼市画报

楼盘广告

更多>>
福州楼盘签约:销售排行>>
>>相关新闻 更多>>
关于我们 | 公司招聘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联系方式 | 友情链接
h0591.com © 2013 海西房产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11002896号
客服电话:0591-83784488 客服QQ:18512029 378670880 376587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