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日,长实地产(01113.HK,以下简称“长地”)在香港上市,接手长江实业(以下简称“长实”)与和记黄埔(以下简称“和黄”)的全部地产业务。至此,李嘉诚导演的长达半年的世纪重组尘埃落定。
2013年以来,李嘉诚从抛售内地物业到资产重组,再到迁册海外的一系列布局,无不引发外界对“超人”看空内地的猜想。但眼下,长地的土储九成仍集中在内地,且有“龟速开发”的“前科”,在外界看来,新生的地产航母很长一段时间里将停靠内地。
今年4月以来,长地在内地动作频频,华中地区首个旗舰式大型购物中心“M+”和上海陆家嘴世纪汇广场等项目先后启动。长实、和黄经历业务重组梳理后,李嘉诚会有意描摹一幅新的内陆商业地产图景吗?
据时代周报记者了解,长地世纪重组的过程中,长实与和黄旗下的具体房地产项目没有受到影响,目前,连负责人的职位、名片都还没有来得及调整。而有接近长地的知情人士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李先生下一阶段可能将回到内地市场拿地”。
十年磨一剑?
李嘉诚在内地的地产生意曾已被无数媒体吐槽过:囤地获利、龟速开发。对于李家公司来说,10年做完一个项目甚至还算是快的。
6月17日,长地终于启动了上海陆家嘴商业综合体项目—世纪汇广场的招商工作。根据规划,建在四条地铁线聚点上方的世纪汇购物中心将于2016年第四季度开业;而两栋甲级写字楼也将在明年落成,比肩国金中心的双子楼。
世纪汇广场所在的世纪大道2-4地块是和黄在2005年竞拍所得。当时,地块所有者陆家嘴金融贸易区联合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陆家嘴发展” )采取邀请招标方式转让土地,该公司2005年年报显示,和黄以1.2万元/平方米的楼面价中标。
此后,世纪汇广场经历了漫长的开发过程。时代周报记者查阅长实与和黄的年报发现,该项目曾出现在预期2014年完成的物业名单中,后来又拖延至2015年。而如今,该项目周边写字楼的市值均价至少七八万元/平方米。
除了世纪汇广场,长地的官网上显示,目前在上海,其在建的商业项目还包括静安区的世纪盛荟广场、闸北区的嘉里不夜城、普陀区真如副中心的高·尚领域等。
其中,和黄2005年介入西斯文里项目(即世纪盛荟广场)的开发,但和黄2014年年报显示,项目当时只完成27%,整体落成要到2017年。而真如项目则是长实、和黄早在2006年联手以22亿元的底价拿下的,楼板价仅为每平方米3055元,但大部分商业开发要到2018年才能结束,而目前,该区域的房价已飞涨数倍。
鉴于此,上海作为李嘉诚内地商业版图的重要组成部分,长实与和黄过去在这座城市的表现难免被诟病为“以土地升值谋取高收益、高增长。”
“很多人都坚信,我们的慢是故意的。但现在,房价不是一天一个台阶,故意拖慢工程的代价很高。很多时候,其实我们想快,但问题是快不起来。”6月17日,在一次小规模媒体见面会上,和黄地产(上海)助理董事及总经理叶维钧告诉时代周报记者。
按照叶维钧的说法,10年前,他们刚拿下世纪大道2-4地块时,上海还没有直接在地铁上方建造商场的先例,于是,他们与政府进行了旷日持久的沟通。“从一个概念到一个规范,中间花了很长时间。”
叶维钧认为,过去,和黄在内地的开发速度较慢,主要是因为遭遇了水土不服的问题,诸如拆迁居民的要求过高、政府的审批难题等,而这些也是世纪盛荟广场至今难以提速开发的重要原因之一。
返回海西房产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