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会城市中只有广州实行积分制
在落户门槛从高到低的排行中,广州位居第一。
这一排名与其超大城市的身份相符,也与其流动人口数量最多有关。根据广东省公安厅统计,广东现有流动人口近3000万,居全国第一。其中约70%为外省流入,95%以上集中于珠三角地区。
流动人口同样有入户需求。中山大学社会发展研究所曾做过广东农民工调研报告,在受访的农民工中,97%打算留在广东继续工作和生活。为了满足流动人口的落户需求,2010年11月,广州市政府批准了《广州市农民工及非本市十城区居民户口的城镇户籍人员积分制入户办法实施细则》,标志着广州市积分制入户正式实施。
根据当时的《细则》规定,申请入户人员积满85分可提出入户申请。积分体系共12项指标,包括文化程度、参加社保、社会贡献、住房、投资纳税等。文化程度上,大学本科可得80分,技师或事业单位工勤技术岗位二级、中级职称可得60分;参加社保五个险种每个险种每满一年积1分;参加献血、义工、慈善捐赠等社会服务等也可得分。农民工及非广州市十城区居民户口的城镇户籍人员,均可按积分制入户政策执行。
广州积分制落户政策实行以来,进行了多批次积分排名,每次的入围分数均在130分左右。而积分入户实行固定指标,每年为3000个。
2014年,广州积分落户再出新政,《广州市户口迁入管理办法实施细则》于8月1日正式实施。新版细则规定,积分入户申请人只需具备八个条件,同时根据五项积分计算,满60分即可申请本地户口。
60分,看起来落户门槛降低了,但是拿到60分是否就能顺利落户?
申请人拼的不再单纯是积分,而是社保缴费年限。有关负责人指出,考虑到积分制入户政策的初衷,是为长期在广州市有稳定工作但学历、技能水平尚未达到迁入管理规定所设定条件的人员打开一条落户通道,故调整了入户排序原则,将原来以分数高低排序,改为达到规定分数后,以累计缴纳社保时间先后排序。
此外,原先的积分入户政策中,要求积分入户申请者最高年龄不超过55岁,对长期在广州奉献打拼、年龄偏大的外来者予以了最大限度的包容性。而新的《广州市积分入户管理办法》则明确要求:申请人最高年龄不超过45岁。此举意在引进和吸收符合广州城市长远发展、年富力强的优秀人才。
而其他途径如购房和纳税等都成为积分内容。如在广州市有产权住房,可以加20分;纳税申请方面,三年内在广州市依法缴纳个人所得税累计达到10万元或以上也可以加20分。
除了积分入户,想要直接落户广州,可以通过应届毕业生落户和人才引进两个就业渠道。通过投资也可入户,需满足三个条件:在本市有合法住所;连续居住、就业(创业)和缴纳社会保险的年限达到三年;在本市三年内累计缴纳个人所得税达到10万元。
上海积分制:满意与不满意
有78.8%的本地户籍居民认为,作为户籍政策标准,“有一技之长比学历更重要”
《瞭望东方周刊》记者张琰/上海报道
2002年,上海率先实行居住证制度,居住证伴随外来人口十余年。
2013年,上海对持有上海市居住证的“新上海人”打开了落户大门——居住证积分入户制度启动。当年7月1日,《上海市居住证管理办法》实施,居住证积分时代正式到来。
事实上,近十年来,上海外来常住人口增长迅速,目前外来常住人口总数量居全国城市之首,外来常住人口的密度与比重均居全国之首。
上海市政府这样解读《上海市居住证管理办法》实施宗旨:探索特大型城市人口管理之路,为来沪人员提供透明的、可预期的未来和尽可能好的公共服务,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上海。
根据这一办法,持居住证的人可根据国家和上海市规定,享受子女教育、社会保险、证照办理、住房、基本公共卫生、计划生育等公共服务待遇。达到标准积分120分的居住证持有者,所享待遇与上海户籍居民基本相同。
居住证积分入户制度实行一年多,对于积分制细则却一直争议不断。近期,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做了两项相关的问卷调查,一份是关于“完善居住证积分制的民意基础”,另一份是“上海非户籍人口的户籍心态”。通过1500个问卷样本分析,了解市民对现行居住证积分制的看法,以及非户籍人口如何看待户籍政策等问题。
返回海西房产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