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搭建两个上市平台后,绿地接下来将加速大金融布局。根据绿地规划,绿地金融的布局将立足于“投资+投行”的大资管金融全产业链,分为金融机构投资、基金投资和管理业务、类金融业务和资本运作四大板块,分布在两个上市平台中。
4月23日,停牌多日的金丰投资(600606.SH)正式发布公告,称公司重大资产置换及发行股份购买资产暨关联交易之重大资产重组事项获得中国证监会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审核委员会有条件通过。
这意味着,备受市场瞩目的绿地集团重组金丰投资事宜取得了决定性进展,绿地这家全球业务规模最大的房地产企业即将实现整体上市,而上海国资领域最大的多元化混合所有制改革案例成功落地。
绿地集团董事长、总裁张玉良表示,登陆资本市场,实现整体上市,充分体现了中国证监会等对上海国资改革、对绿地发展的支持,也是绿地多年的夙愿。
根据2014年披露的重组方案,金丰投资拟通过资产置换和发行股份购买资产方式重组,注入绿地集团100%股权,预估值达655亿。
克而瑞研究中心分析师朱一鸣分析指出,成功搭建两个上市平台后,绿地接下来将加速大金融布局。根据绿地规划,绿地金融的布局将立足于“投资+投行”的大资管金融全产业链,分为金融机构投资、基金投资和管理业务、类金融业务和资本运作四大板块,分布在两个上市平台中。
市值超过万科千亿
绿地集团创立于1992年,1997年进行股份制改造,形成了国有控股、职工持股的现代股份制格局;2013年通过公开市场引进战略投资者,形成国有及多种成分资本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格局。
根据去年3月份披露的金丰投资重组方案,重组涉及665亿资产注入,在完成借壳上市之后,总股本应为113.2亿(金丰投资向绿地集团全体股东非公开发行部分)加上5.2亿(原金丰投资股份)等于118.4亿股,以停牌前24.22元价格匡算,绿地整体市值将达到2867.648亿元;而目前国内最大上市房企万科(000002.SZ)目前发行总股本为110.38亿,按照4月23日收盘价格14.76元匡算,市值为1629.21亿元。
而境内最大规模的房地产公司为在港股上市的万达商业(03699),以4月23日收盘价57港元计算,总市值约在2580.39亿港元(约2063亿元人民币)。绿地的匡算市值也比之高出近40%左右。此外,香港目前最大地产商为新鸿基(3571.2亿港元,约2855亿元人民币)。
业内人士预测,以目前A股常态,金丰投资复牌后,绿地市值估计会超越新鸿基。
关于借壳金丰投资后的绿地市值问题,有个人投资者此前曾分析认为,绿地集团2014年借壳金丰投资时,是以绿地集团2013年12月31日评估为基准日。2013年绿地集团净利润为约140亿,对应的总股本是92亿,EPS为1.4元,则对应的PE14倍左右。
据重组方案,金丰投资被借壳以后总股本应为113.2亿(向绿地集团全体股东非公开发行部分)加上5.2亿(原金丰投资股份)等于118.4亿股,实现借壳后,以2014年净利润约119亿元、营业收入3884亿元、市值4000亿元计算,对应股价约为33.8元,考虑PE在当前形势下政策面、公司基本面、资金推动等因素,绿地集团相应股价应该在60元左右。
张玉良此前透露其个人持股数为1%,据此推算,这部分股权对应市值已经高达28亿元。
2014年,绿地全年实现业务经营收入达4021亿元,较上年增长22%,年末总资产近4800亿元。房地产业务全年实现预销售金额2408亿元,较上年增长50%;实现预销售面积2115万平方米,较上年增长30%,成为全球最大的房地产企业。
张玉良明确表示,实现借壳重组上市之后,绿地在产业布局方面的定位非常明确:做强“一个”主业、推进“三大”战略。
主业即房地产,“三大”战略为“大基建、大金融、大消费”等三个重点领域的综合产业。据了解,绿地大基建已有徐州、南京、重庆等多个地铁建设项目;大金融方面,绿地已持有上海农村商银行4%、东方证券2.46%、锦州银行3.98%股份,重点为全金融牌照发展;大消费则有互联网+、O2O电商平台等。
值得一提的是,绿地目前的地铁投资业务采用了PPP模式。 “因为融资成本将根据项目的预期收益、资产以及政府扶持的力度决定,房企能获得财政补贴和银行提供的低成本融资,以及政府提供的如税收优惠、贷款担保、沿线土地使用权等。”朱一鸣说。
此外,绿地目前累计在海外投资已经超过200亿美元,今年海外业务收入将超200亿元人民币,明年目标超400亿。
返回海西房产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