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验的范围更大,制度成本会更低
对于自贸区扩容,社会上有两种不同的声音,一种观点认为,自贸区扩容,将使得上海自贸区“独生子”的地位受到冲击,含金量降低,另一种观点认为,自贸区遍地开花,将使自贸区产生集群效益,相反提升自贸区的含金量。
对此,上海自贸区管委会副主任朱民认为,自贸区是一个改革试验的概念,而不是一个开发区的概念,认为自贸区多了,含金量少了是传统的开发区的思维。
今后,随着自贸区的进一步增加,将大大降低各个自贸区之间的制度和交易成本,从而提升各个自贸区的效益。
这就像我们进行营改增,如果只在一个地方或者一个行业进行,那势必出现抵扣不足的问题,从而抬升制度成本,降低政策效益,相反,参与的行业和地区越多,抵扣就越充分,实施的效果就会越好。
自贸区就是要营造一个苗圃,而不是做一个盆景,苗圃越大,生态越好,对于其中每一个物种都是利好,而不是相反。
肖林认为,更多的自贸区的设立,可以与上海自贸区形成互补试验和对比的试验,充分检验相关改革开放的复制结果和可行性,对上海自贸试验区综合性、总体性的探索,依托地方的特色进行自贸区的差异化探索,从而为更大规模的改革开放探路。
哪些省市还想建自贸区?
重庆:率先在内陆建立自由贸易试验区
广西:希望国家优先考虑在北部湾实行自由贸易区试点
甘肃:申请设立兰州自由贸易区,更深层次参与向西开放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
河南:申报建立自贸区
贵州:贵安新区申请成立自贸区,以适应发展的体制需求
云南:呼吁设立边境合作自由贸易区
舟山:申报建立自贸区,要搞好宁波舟山一体化
青岛:申办自贸区试点方案已经形成
大连:建议国家自贸区,优先在大连布局
苏州:申请自贸区,有能力得到批复落实
武汉:提出创建“自贸区”,有特定优势,正在积极申请
西安:建议设立西安自贸区,建丝绸之路第一枢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