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之后的房价
观察1999年~2014年的全国新建商品住宅销售均价走势,房价走势有几个很明显的高点。
2000年房价出现一小波上涨,2004年同比暴涨18.7%,2007年A股牛市之时又同比上涨16.9%,2008年金融危机之时同比下降1.9%,2009年大规模经济刺激政策之下同比上涨22.4%,创历史新高。之后,虽然2010年4月加大调控,但可惜房价是稳扎稳打。
这是全国的平均数据,14年中房价上涨200%,但在实际生活中,远不止2倍。而一线城市中,更是远高于平均涨幅。
那什么样的统计会靠谱些?很多人觉得应该是二手房。
但即使是国内的二手房指数,也面临类似的问题。因为根据中国指数研究院的网站,二手房指数的样本选取,是基于“当地主要城区成交较为活跃的代表性楼盘”。随着新开工项目和城市人口居住地越来越向周边推进的趋势,二手房指数的样本选取偏差越来越大,数据的准确性也越来越差,由此引发的政策误导性越来越强。
那我们直接来看二手房价格吧。就以上海为例。
1999年到2012年间上海房屋销售均价从3102元/平方米上涨到13870元/平方米,上涨了3.47倍。数据不对啊?别急,这是全上海的平均房价,包括了广大郊区。
所以,最能反映上海市区房价走势的应该是中原地产统计的二手房成交均价(不含郊区),数据显示,从2005年1月到2014年2月,上海市区房价从1.33万元/平方米上涨到3.82万元/平方米,9年上涨1.87倍。
所以2008年~2009年在上海买房的朋友们幸福感是很强的,即便房价暴跌50%,依然超过当初的买入价。不过,从2009年起陡峭向上的房价走势,是否在股票市场上见到很多呢?
返回海西房产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