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效果式微,但快速聚拢人气
“专家营销”层出不穷,效果究竟如何?
“从目前的商业项目推广来看,‘专家营销’是常规的套路,其影响力式微”,蔡俊称,专家营销,从万达项目开始盛行,随着福州各大商业项目的兴起,这种模式已不再新鲜,投资者也有“些许的审美疲劳”。
“商业地产购买群体的投资属性,决定了他们是最为理性的客群”,蔡俊称,特别是受当下经济大环境的影响,投资者愈发理性,“专家们起到的作用亦越来越小。”
尽管如此,“目前商业项目的推广,请专家还是最为现实的操作手法,简单、快速,能在短时间内提升品牌、推广项目、聚拢人气。” 众所周知,受前两年推地的影响,尔今一些商业项目已经到了推广上市的节点,“临近年关,打响知名度,提升品牌影响力,对于一年的营销,都起到积极的作用。”
建议:商业营销还需找准定位
摆在开发商面前的是颇为严峻的事实。2014年商业地产成交量为417869万㎡,相比较于往年,业绩并不突出,而库存量却节节攀升。据克而瑞的统计数据表明,写字楼物业至2014年底库存量增至84.16万㎡,以近两年市场消化力,去化周期约4-5年;SOHO物业至2014年底库存量37.88万㎡,以近两年市场消化力,去化周期约2年。
商业物业的营销模式亟待创新和突破,但更重要的是找准自身的定位。吴剑平称,“以SOHO为例,在以往市场好的时候,万能型的SOHO宜商宜住皆受欢迎,但当下的市场,一些周边商务氛围不够浓、地段并不理想的SOHO产品就要调整自己的定位,直接了当地针对某些客群,反而更具特色。”
除了找准定位,量身定制外,“商业物业的营销还要解决一个课题”,蔡俊称,“那就是,打消投资者的顾虑”。对于投资者,最关心的莫过于所投资的物业是否具备价值点、价格与价值是否相匹配、未来的投资回报率等等,“一旦能够给投资者吃颗定心丸,那么,营销才是最成功也是最有效的。”
返回海西房产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