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首页 > 二手房动态 > 正文

多地“红顶中介” 悄然换“马甲”

海西房产网 发布时间:2015.01.24来源:汴梁晚报
扫描到手机
导语:记者近日在多地调查发现,随着各级政府部门加速简政放权,一大批审批事项被取消或下放。然而,一些拥有特殊利益关系的“红顶中介”机构却悄然换“马甲”,改“面子”不改“里子”,从政府手中接过认证、审查、评估、收费等审批权限,蚕食简政放权改革红利。
标签:   中介

        记者近日在多地调查发现,随着各级政府部门加速简政放权,一大批审批事项被取消或下放。然而,一些拥有特殊利益关系的“红顶中介”机构却悄然换“马甲”,改“面子”不改“里子”,从政府手中接过认证、审查、评估、收费等审批权限,蚕食简政放权改革红利。

        基层官员吐槽“有审批权的基本都有红顶中介存在”

        广西一家房地产开发企业负责人陈林发现,近来,虽然政府的审批减少了,但企业并没有感受到更多的宽松和方便。

        “行业内普遍认为,人防工程施工图项目少、内容简单,但到人防部门指定的机构去审,价格比市场行情高出两三倍。”陈林说,审图市场行情一般为每平方米两元左右,但人防审图属于机构指定的“红顶中介”,收费却达每平方米6元,“一个建筑面积上万平方米的人防工程施工图,仅这一项就得多支出4万元”。

        除企业遭遇审批事项转移到“红顶中介”外,居民生活中的部分服务,也由于被指定后价格偏高引发群众不满。

        “红顶中介”靠垄断获得巨大利益。2014年6月的审计署报告显示,至2013年年底,13个中央部门主管的35个社会组织和61个所属事业单位利用所在部门影响,采取违规收费、未经批准开展评比达标、有偿提供信息等方式,取得收入共计29.75亿元。

        “有审批权的部门几乎都有‘红顶中介’的存在。”广西一位县长表示,很多部门行政审批名义上取消后,仍以担心社会机构弄虚作假、质量无法保障等理由,安排“信得过”的企业承揽业务,导致“戴市场的帽子、拿政府的鞭子、收企业的票子、供官员兼职的位子”的“红顶中介”仍普遍存在。

        司法鉴定、环评报告等领域“利益捆绑”明显

        不少常与政府部门打交道的企业负责人表示,在国务院强力推进审批等领域改革中,一些政府部门迫于上级压力,将诸如鉴定、评估、检验、检测、认证等审批权下放给所属的事业单位或所主管的社团组织,但只改“面子”不改“里子”,官商勾结形成各类利益共同体。在司法鉴定、评估检测、环评报告、可行性研究、施工文件审查等领域,这类情况尤为常见。

        记者调查发现,“红顶中介”主要通过以下方式生存:

        “两块牌子、一套班子”,垄断业务继续谋利。在湖北省黄冈市,建筑工程质量检测服务长期被一家名为精正建筑工程质量检测公司所垄断。湖北省纪委2014年通报显示,这家企业与黄冈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是“两块牌子、一套班子”。

        政府直接指定,换个“马甲”搞审批。近年来,各级政府将部分审批、检验、资质交由市场办理,在具体操作中却常指定一家或少数中介负责,实现利益捆绑。

        官员私下推荐,关照中介从中受贿。记者采访发现,一些政府部门负责人在办理项目审批、资质认证等方面业务时,常私下向办事企业推荐中介机构。

        法院审理查明,作为废物利用、节能改造等国家补贴项目初审的具体负责人,湖北省襄阳市环境与资源综合利用科科长李前振先后推荐10多家企业前往一家名为“正东友亿”的咨询公司制作可行性研究报告和项目申请书,从中受贿15万元。

        一位环保行业业内人士告诉记者,涉及政府补贴等资金项目申报时,负责审批的官员往往会以“资质要求、业务水平”等理由,向申报企业推荐熟悉的中介机构去办理。若不选择其推荐的中介,往往会在审批过程中“挑刺儿”,“所以即便价格偏高,大家也都习惯了接受这种私下推荐”。

        部分中介机构千方百计依附权力

        国务院及其相关部委多次明确提出治理“红顶中介”乱象。国务院常务会也多次提出要求,“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严格规范行业协会、中介组织收费”。同时,司法机关和各地职能部门也在加大对中介领域的贪污贿赂等问题的打击力度。

        为何“红顶中介”屡禁不止?“‘红顶中介’是典型的‘权力外溢’。”杨伟东说,随着改革开放,强调政府职能转变和发挥市场作用,连接政府和社会之间的中介组织必不可少,但很多中介组织从政府机关划分出来,市场化转化不彻底,加上部分职能部门舍不下“审批利益”,导致审批环节中各类“潜规则”盛行,不仅削弱改革成效,滋生大量腐败,也在严重削弱政府公信力。

        中国社科院政治学研究所执行研究员刘山鹰表示,治理“红顶中介”的核心是让权力走开,由市场自行配置资源。一方面要加强监管,防止政府的手伸得过长;另一方面,也要推进中介机构产权改革,实现中介机构设置和人事安排的完全市场化,让所有中介组织平等竞争。

返回海西房产网首页>>
海西房产网官方微信:扫一扫,立即关注!
关注“海西房产网”,获取楼市新闻资讯。
地产要闻,一手掌握!更多关注@海西房产网官方微博
更多

今日热点

楼盘动态

地产招聘

更多>>
热门楼盘:更多>>
热点推荐
购房工具

楼市画报

楼盘广告

更多>>
福州楼盘签约:销售排行>>
>>相关新闻 更多>>
关于我们 | 公司招聘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联系方式 | 友情链接
h0591.com © 2013 海西房产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11002896号
客服电话:0591-83784488 客服QQ:18512029 378670880 466844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