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引进更多“自贸人才”
“这是一个重大机遇,但要把机遇真正转变为发展优势,福建还有许多工作要做。”黄茂兴表示,自贸区肯定会带来诸多优惠政策,但更重要的还是要靠自己去闯,去探索,要靠制度与人才来做保障。
“自贸区建设,对政府的服务能力,提出了一个更高的要求,进一步推动简政放权,提升政府服务能力非常重要。”黄教授说,福建自贸区的定位是对台,但福建的开放是全方位的,是面对世界的。自贸区将吸引来更多的国际性金融、贸易业务,都将对政府的服务能力提出考验。
记者了解到,目前省直机构和福州、厦门、平潭等地,都在加紧对公务员的增训,加强自贸区业务的学习工作。我省明年的政府立法也将《中国(福建)自由贸易园区管理条例》、《平潭综合实验区条例》等列入。
黄茂兴说,一个迫在眉睫的难题就是人才。自贸区需要大量一流的国际贸易、金融、法律等相关人才,但福建在这方面,本土人才储备不足,人才引进方面又吸引力不够,将给未来发展带来压力。黄茂兴建议,福建一方面要进一步加大对高等教育的支持投入,另一方面完善人才引进机制,吸引更多“自贸人才”来闽兴业创业。
“边申报、边改革、边实施”
记者还了解到,我省一直坚持“边申报、边改革、边实施”,截至目前,上海自贸区的不少运作经验已在闽提前落地。
货物可先出区后报关,企业注册登记时不用再提交验资报告……这些原本只在上海自贸区独享的政策,已被引到福州,涉及投资管理、贸易监管以及金融创新等方面。其中,类似“先进区、后报关”、“批次进出、集中申报”、“区内自行运输”、“保税展示交易”等在上海自贸区实施的监管创新措施,已被福州保税港区成功复制。
福建省国税局则已提前部署做好自由贸易试验区创新税收服务措施,要求推广自贸区的“办税一网通”十项创新服务举措,提升全省国税机关“办税一网通”能力。
而在厦门,作为比较成熟的关区,厦门海关在全国率先逐步复制推广了上海自贸区14项海关监管创新制度中的6项制度。另外,厦门检验检疫局推广了上海自贸区的特殊物品政策。
返回海西房产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