伞形信托规模约1500亿
值得注意的是,在记者的采访过程中,金融类信托产品能够在发行数量和规模上双双跃居首位,一个重要的关键词就是“伞形结构”。
那么,什么是伞形信托呢?简单来说,伞形信托就是同一个信托产品之中包含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类别的子信托,投资者可根据投资偏好自由选择其中一种或几种来进行组合投资,其最大的优势就是可以将融资杠杆放大,比如达到1∶3,同时还可以在各基金之间直接进行转换。
帅国让告诉记者,目前市场上没有对于伞形信托规模的权威统计,但据一份不完全的数据显示,目前市场上伞形信托的存量规模约在1500亿元左右,这还不包括诸多单一信托等尚未公开的信托产品。其中,尤以今年下半年增长速度迅猛。
“据我们所知,现在下半年增长的伞形信托规模应该有大几百亿。”一家位于金融街(000402,股吧)信托公司信托经理向记者透露。目前国内伞形信托主要的资金来源是银行理财产品,然后由银行自己发行,或者通过券商等中介将产品分散到客户手中,“由于银行的大客户较多,所以在目前的市场行情下,增长迅猛是应该的,要说谁家还没做伞形,那可能都不好意思打招呼。”在他看来,“在行情好的时候,高杠杆的伞形必然是首选,因为除了杠杆比例比融资融券高之外,选择标的的证券股票也更加灵活。”
除此之外,在目前的信托法规中,并没有严格限定信托计划购买者的具体资质,这就意味着,从法律上来说,只要资金能进入中国境内,通过设立一个信托计划,那么进入股市就不存在什么政策障碍。因此,上述人士担心,目前各家信托一窝蜂地发行结构化融资产品,很可能会导致高杠杆带来高风险,“到时候每次遇到信托产品的警戒线与平仓线,那么投资者都会面临追加保证金和强行平仓的风险,对个人账户产生的影响远比现在大。”
林萌指出,要想让信托公司现在放弃热销的结构化融资产品,转而推其他产品目前并不现实。
“因为之前由于兑付危机,不少信托公司都将重点放在处置存续项目上,同时新发项目出于谨慎也放慢了节奏,这些都会影响公司的盈利水平,那么现在遇到难得的市场机会,谁又会错过呢?”
不过,帅国让却告诉记者,由于目前没有具体的数据,因此很难说金融类的信托是否都流向了股市,“出于风险考量,也有可能部分流向了基金、债券、票据、同业存款、外汇、期货等,”但不管怎样,“只要是投资就会有风险,这一点投资者在购买产品前就应该明确。”
返回海西房产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