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非普惠政策“惜贷”仍是主流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松绑”并非普惠政策。大部分银行的房贷利率优惠都附加有一系列要求,如存款或购买理财产品。
同时,银行利率优惠差别化裁定空间较大。北京多家房地产中介公司表示,多数银行对贷款客户的一个硬性要求是“资质好、信用好”。业内人士称,一般银行所谓“资质好”,大多是对于公职人员或国企就职人员,这种差别化裁定空间一直都很大,并非最近才出现。
此外,部分银行分支机构还要求房贷客户贷款前须先存款或购买理财产品,数额不定。交通银行北京某支行客户经理李先生告诉记者,如果首套房购买者在该支行有一定存款或购买理财产品,会享受利率下调5%的优惠;汇丰、花旗等外资行则对资质“非常好”的客户优惠至93折。
记者了解到,由于国内银行融资成本居高不下,造成银行对“松绑”房贷仍比较谨慎。央行统计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末,个人购房贷款增速比上季末低1.7个百分点。
一家城商行的客户经理表示,在楼市前景不确定的情况下,银行做房贷业务是承担一定风险的,如果客户中断还款,房屋贬值,银行就可能会遭受损失。当然,楼市情况向好风险度就会降低。
“松绑”只能算“微调”房贷额度不会放量
房贷政策松绑,一定程度上会刺激刚需购房。业内人士计算,以200万元20年期购房贷款计算,如果按基准利率计算,月还款金额为14971元/月,利息总额为159.3万元;但如果享受9折利率,则月还款将降至14208元/月,月还款节省763元,累计可节省利息支出18万元左右。
数据显示,进入今年8月,北京楼市成交量有回暖迹象。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发布的《8月份典型城市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预报》显示,8月前20天,20个典型城市中,有14个城市出现了新建商品住宅成交环比上升,其中北京新建商品住宅成交55.7万平方米,环比上涨约76%,增幅最大。
那么,这是否真的意味着房贷政策松绑真正撬动了市场?对此,中原地产市场总监张大伟表示,8月楼市成交量上升主要是由于北京市的自住型商品房集中入市、成交,客观上抬高成交量、拉低售价,因此,并不能说房贷利率优惠政策起到了提振楼市的功效。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部分银行的房贷政策在北京等一线城市出现松动,对刚需购房有一定推动作用,但却难阻国内楼市调整的大势。
刘东阁说,目前的信贷“松绑”迹象只能是“微调”,效果有限。其繁琐复杂的“先存后贷”程序,以及银行“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态度,与2009年银行大规模下调至7折房贷利率相比,微不足道。在今年7月份国内银行新增贷款增速暴跌的背景下,业内预期银行房贷额度不会放量。因此,更多的人仍持观望态度,不会从根本上撬动楼市的变化。
返回海西房产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