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的周期异常复杂,需要高度重视。第一,从经济增长看,高速增长的黄金时代已经过去,经济正进入中低速增长的换挡期。第二,前期4万亿的1.0和2.0版本,带来了投资过度、产能过剩,房地产行业亦不例外。社会正处于投资过度、产能过剩的消化期。第三,不动产登记、房地产税等制度改革的阵痛期。第四,2002-2012年是中国房地产发展最快的十年,总的销售面积也仅有60多亿平方米,2010-2012年的销售面积在10.5-11亿平方米左右,而2013年销售面积达到了13亿平方米,若继续以这种速度增长十年,总销售面积将达130亿平方米,较上个十年增长一倍,但实际上中国并没有如此大的需求。因此,13亿平方米可能是中国房地产销售市场的天花板。第五,98年迄今已有16年,房地产正处于库兹尼茨长周期的下降阶段,同时当前也正处于房地产短周期4-5年的下降通道。总体看,目前是多种因素叠加一起,发生共振效应,加剧了这轮周期震动的波动幅度。
从近期公布的数据看,房地产市场下降的趋势已有体现。1-3 月份销售面积为2.01亿平方米,同比下降了4%,销售均价为人民币(6.2362, -0.0001, -0.00%)6595 元/平方米,同比下降了1%。1-3 月份房地产销售额为人民币1.326万亿元,同比下降了5%。3 月份新开工面积同比下降22%至1.24亿平方米,接近2009 年月均新开工面积9600 万平方米的谷底水平。
但行业前景仍然光明,根据联合国[微博]人口署数据,2020 年我国城镇人口将达8.7 亿,如果届时人均住房面积达到35 平米,则2020 年全国城镇住宅存量为306亿平米。2030 年,我国城镇化率预计为70%,城镇人口将达10亿。如果人均住房面积维持35 平米,则2030 年全国城镇住宅存量为351 亿平米。目前的城镇住宅存量只有200多亿平米,行业发展的空间依然很大。
行业不会崩盘,但企业一定会有危机。到2013年底,地产上市公司整体的短期资金缺口(1年以内)已缩小到3%,但中期资金缺口(2-3年内)则扩大到16%。意味着地产行业短期会有阵痛,但投资风险还不大,地产企业可以通过降价方式来实现短期资金的平衡。但明年面临的资金压力将非常明显,行业必将经历一场整合的洗礼。
房地产行业不仅有经济支柱的性质,同时也有基本民生的性质,习近平主席所说“住房问题既是民生问题,也是发展问题”是对住房性质的精准定位。此轮周期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政策的明朗化,纵观2013 年至今,政府并没有出台更为严厉的政策,房地产市场的扰动因素相对减少。未来,行政调控有望退出,房产税、土地限额、共有产权房等将成为国策。在政策越来越清晰明朗的情况下,市场机制必将对房地产市场的走势起着决定性作用。这将加快行业、企业、产品和地区的分化,所带来的结构性调整蕴藏着新的投资机会。企业家既要紧紧抓住顺周期的市场机会,也要具有跨周期的胆略。谨慎乐观,积极应对。向生求生,向华升华,方显优秀企业家本色。企业家责无旁贷,要做无愧于我们所处的这个伟大时代的事情。
(路林先生为中城投资总裁)
返回海西房产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