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首页 > 资讯头条 > 正文

保险系企业频入楼市 抄底还是玩资本?

海西房产网 发布时间:2014.04.23来源:北京商报

导语:4月21日晚,金地集团发布公告称,收到生命人寿通知,其通过二级市场交易,累计持有金地总股本的19.8087%。除了入驻金地,此前生命人寿还曾联合佳兆业直接拿地,保险系企业频繁进入房地产市场,是否地产业曾经对险资的禁令已经解除?将对房地产市场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标签:   企业  楼市  抄底

  以生命人寿为例,不仅是生命置地,早在2012年,“生命金融城”就已经在长春、襄阳、东莞、扬州、西安等多个城市开花。随后,“生命金融城”被指是生命人寿“圈地游戏”的消息会偶见于报端。以东莞项目为例,该项目是生命人寿2011年4月获得,为松山湖高新区所管辖的三宗“科研设计”地块,产业类型为“研究与试验发展”。按照规划,项目将相继建成16栋6-33层不等的办公楼。有报道称,生命人寿打着建设金融城的旗号拿下大片的科研用地,实则用于商业地产开发。

  德佑地产高级研究经理陆骑麟分析表示,生命人寿实际控制人张峻旗下控制的“富德系”早年是房地产开发起家,现在涉足保险、证券等金融领域。此次控股金地,更多的可能是地产和金融的业务整合。而针对生命人寿旗下资金一直采取的激进投资策略,坊间盛传这或与“明天系”有关。 据了解,生命人寿注册于2004年4月12日,初始股东为彭思棋、尚世骏、姜兵,原本只持有生命人寿9.94%的股权。2012年10月,与“明天系”关系密切的张峻出任生命人寿法定代表人、总经理、董事长一职。

  某房地产研究院研究员严跃进对此表示,不动产此前就是险资资金池投入的重心,保险企业不甘心只做项目投资,而且希望从股权控制的角度进行布局。当前,房地产行业低潮期显现,房地产公司估值较低,险企善于寻找估值低的投资标的,抄底再运用长线投资策略。

  “当前金地股权分散,生命人寿和安邦保险或增持到一定程度后成为金地大股东,进而对金地的经营管理做出一定控制的考虑,也不排除仅是出于看好未来房地产投资空间”,严跃进表示。

  率先酝酿养老地产泡沫

  万科总裁郁亮就曾公开称,目前内地有上千家房地产国企,而混合制改革可能自北京、上海慢慢开始,“我们很愿意跟这些机构合作,能够持有一些股权,把它们从国企改制为混合所有制企业,这是机会,也在跟不少机构洽谈”。对于险资大规模流入,房地产可谓是喜忧参半。被险企轻松拿下大股东控制权的金地,就传出声音表示,愿意从产权制度改革的角度去看待生命人寿和安邦保险的进驻,大股东易主,并不意味着公司会发生动荡,反而是对公司有利的改变。

  基于对股权结构优化的考量,不少开发商对险资欲拒还迎。严跃进表示,险资进入房企,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目前房企资金状况紧张的格局。从整个行业角度看,房地产市场的投资主体多元化对于增进市场公平竞争机制、促成市场交易理性化等具备积极意义。对于一些具备高成长性的房企,未来也不排除会被此类险企收购。有业内人士称,险资进入后,可能引发地产行业的变革。因为当前开发商采用的是“建筑-销售”的短期模式,而保险公司往往采取长线投资,它们希望一处地产能提供至多20年的现流,这将催生对投资级优质地产的需求。

  房地产行业一直处高压宏观调控的状态下,险资的涌入,是否会推高房价预期,造成房地产市场的泡沫放大,从而加速其破灭,都成为普遍担忧。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到,由于《保险资金运用管理暂行办法》允许保险企业以不动产投资形式进入养老社区,因此在这份《办法》出台的同时,保险企业的养老地产“圈地”运动也同时展开。目前,包括泰康保险、新华保险、太平保险、中国人寿、平安保险、合众人寿、中国平安等多家险企都在做养老地产相关项目。

  “险企更多是地产投资商的角色”,南开大学风险管理与保险学系教授江生忠表示,不动产投资比例按照保监会规定是将近10%-20%之间,规模大的公司这方面的投资资产规模会很大。但是从国际经验来看,美国是3%,日本是5%,现在中国达到了20%,确实存在很大风险,应当引起管理机构和险企的警惕。

  养老地产有“只租不售”的特质,开发者无法做到资金尽早回笼,需要将大量资金长时间耗费在一个养老社区上,因此并不受房企热捧,而保险公司则对这一业务十分热衷。“从国际经验来看,没有一家保险公司像中国的保险公司,从拍地、开发、投资、运营什么都做,持续时间至少需要30年,这种投资模式并非是可持续的。”江生忠表示。

  有消息称,从2010年起险企发起的养老地产跑马圈地已经告一段落。随着地方政府收紧城市周边土地资源,进入养老地产的保险公司再不像过去那样能轻松拿到地,如上海周边及长三角地区,多地政府从2013年下半年起就不再向保险企业出让养老建设用地,原因是险企在这些地区拿地的成本过低,而政府更倾向于以商业地产或住宅地产的用地标准对外出售土地。北京商报记者 李芊 陈婷婷/文 韩玮/漫画

  险企松绑大事记

  2009年10月 新《保险法》实施,首次增加了“投资不动产”的内容。

  2010年8月 《保险资金运用管理暂行办法》出台,险资不能直接从事房地产开发建设。

  2010年9月 《保险资金投资不动产暂行办法》出台,要求险企不得以投资股票方式控股房地产企业等。险资投资不动产账面余额不得高于险企上季度末总资产的10%。

  2012年7月 《关于保险资金投资股权和不动产有关问题的通知》出台,允许险企投资未上市企业股权、股权投资基金等相关金融产品。

  2014年2月 《关于加强和改进保险资金运用比例监管的通知》,其中规定险企投资于不动产类资产的账面余额,合计不高于本公司上季末总资产的30%。

返回海西房产网首页>>
海西房产网官方微信:扫一扫,立即关注!
关注“海西房产网”,获取楼市新闻资讯。
地产要闻,一手掌握!更多关注@海西房产网官方微博
更多

今日热点

楼盘动态

地产招聘

更多>>
热门楼盘:更多>>
热点推荐
购房工具

楼市画报

楼盘广告

更多>>
福州楼盘签约:销售排行>>
>>相关新闻 更多>>
关于我们 | 公司招聘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联系方式 | 友情链接
h0591.com © 2013 海西房产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11002896号
客服电话:0591-83784488 客服QQ:18512029 378670880 466844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