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开年伊始楼市颇为纠结,在无休止的涨跌声中显得有力无气疲态渐重。据悉、截至2月末,全国商品房待售面积51397万㎡,比去年末增加2102万㎡,其中住宅待售面积增加1770万㎡。也就是说1、2月楼市销售乏力,进入“金三”依然萎靡不振。
针对需求则无论任何态势下都有买卖,尤其是年轻人由于婚房需求在此时显现出较大的购买力。对于买房,年轻人,你真的准备好了?
冲动式买房不计后果反悔几率较大
近期,楼市暧昧胶着,促销力度加大,让有购房需求的年轻人蠢蠢欲动。部分人在没有做资金等统筹的情况下仓促下定,直到催促首付时感觉力不从心顿起反悔之意。
小W就是这样,他说,买房时只觉得这个房子不错,就没有考虑太多房子以外的事。直到置业顾问催交首付款时方才正视自己羞涩的口袋,不得已又将目光转向父母。但家里回复,母亲住院花钱不断,如果买房病就无法治了。此情之下,他产生了退房(定金)年头。
实际上,小W的父母曾允诺在西安给儿子买房付首付的,这让他一直记忆犹新,而此次买房他在下定之前并没有和家里通信而造成被动。社会上许多年轻人都或多或少的与小W一样,虽然有购房需求但却很少考虑其它,比如首付有无落实、收入能否满足生活和月供,如果是准现房或现房有无备好收房及支付契税等的现金,这些都需要事先统筹安排,如果调度合理就可防微杜渐,从容不迫的去买房。
糊涂式买房的被动是自己造成
许多有购房需求的人关注楼市不够全面,很容易跟着舆论走,不论舆论导向如何都偏听偏信。在售楼中心也如此,以至于在买房中变主动为被动,有时还要付出代价。
小D在城东某生态区看上一套房,多方对比也下了定,置业顾问让其等等,这一等就是二个月,他有些坐不住就瞎想,但该盘“五证”齐全不容置疑,按捺不住上门询问情况大白。原来,小D是外地户籍买房受限制,但置业顾问说能办(纳税证明、初审),只需额外交5000元就行,于是未做任何文字记载就交了。但今年房管局加大审核力度,假的无法过关,于是就只有拖了。
国家限购政策规定,非本地户籍在本地购房需持一年以上纳税或社保证明,而如果在本地有工作可以寻求单位支持,还可采用职工公积金贷款,而小D是完全具备的。由于小D所交的5000元没有字据且已实际花销,即便定金退还,这笔钱是无法追回的。偏听偏信的盲从是楼市一大顽疾,尤其在有资金交易的情况下,一定要留文字信息或收据证明。
买房是人生一件大事,买房之前一定要对楼市、楼盘、产品、价格等做系统了解,多看专业网站业主论坛反馈信息及购房技巧,学会统筹家庭资源,合理运用和分配有限资金,尽量做到面面俱到,并应将资金“提前量”留出来以应对不时之需,方方面面都能兼顾和应对的情况下买房才能从容不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