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业主房号被中介人员“挂错”
1月2日晚上8时许,韦女士一家人刚吃完晚饭,又有4个房产中介业务员站到了家门口。韦女士当场表明:“我没打算卖房,你们一定是搞错了。”可是这几名业务员坚称没有搞错,而且来之前已经打电话确认过了,然后就一直不肯离开。
韦女士把自己近日以来的遭遇跟这几名业务员说了,希望对方能解释清楚从哪里获取的房源信息,可对方什么也不肯说。韦女士于是问对方是哪个中介公司,对方也不愿意说,仅提供公司座机号给她,但她一打过去全是空号。由于担心遇上骗子,韦女士就报警求助。一看到报了警,有两名业务员立即跑了,但是韦女士拽住另外两人,一直等到民警来到现场。
随后,一名自称是中介公司主管的男子来到了现场。经民警现场调查,中介公司终于提供了一个电话,说他们来前就是跟对方联系看房的。经调查发现,原来这个电话的主人是同一小区的另一名业主,对方恰好也姓韦,房子所处楼层也一样,只是单元和房号不同。
该业主向民警表示,她并未到任何中介发布卖房信息,而是只在小区物业登记过。至于信息如何泄露出去,又如何错写成韦女士的房号,她并不清楚。
说法:不当利用资料侵犯个人隐私
有业内人士透露称,房产中介为增加信息来源,获取信息的途径有很多种,其中包括从物业公司购买业主名单、中介之间互卖信息、从网上搜集信息再转让给相关业务公司等。信息被转来转去,只要一开始被登记错误,后面就全跟着错了,所以导致韦女士的信息同时错误地挂在了不同的中介公司系统里,惹来这一烦心事。
记者了解到,不少有过租房或售房经历的市民也都有过被中介人员不断骚扰的经历。对此,有律师表示,房产中介在未经业主同意的前提下,多次给业主打电话,业主可以要求对方立即停止这种行为。若对方不停止,业主可以报警,由公安机关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法》进行相应处罚。此外,中介搜集客户资料并不构成违法,但是若将搜集来的资料不当利用,如作为商业信息出售,则侵犯了个人隐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