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脆弱的银行
温州房价何以一度涨得那么离谱?温州大学商学院党总支书记、温州大学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胡振华教授告诉羊城晚报记者:“温州下辖的县原来交通闭塞,想进城买房的只能来温州,因此‘刚需’量较大,此外‘温州炒房团’在当地投资很大,将楼价托起,更重要的是各种银行、小贷公司等大力发放贷款推波助澜。”
“现在的情况不一样了,交通四通八达,附近的福州中心城区新楼只要10000多元,很多温州人干脆到福州、杭州等地去买房,而‘炒房团’也见势不妙寻机撤出,银行的不良贷款上升再贷自然不是那么容易,这样温州的房价就降下来了。而温州的房价之所以还维持在较高的位置,是因为金融行业的资金链还没有断裂。”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除了四大国有银行外,几乎中国可以办理跨省业务的银行在温州都能找得到,而温州市自办的银行也很多,比如温州银行、乐清农商银行、鹿城农商银行等,也有十几家。这些银行的网点遍布温州城乡,不论是繁华的商业中心还是偏远的村镇,银行数量庞大。
银行、小贷公司还有活跃的民间资本,将温州的金融产业全面做大。但在房价暴跌的背景下,危机重重——
记者调查发现,断贷的情况尚不严重,担保行业已感受到压力——2011年,温州担保公司超过200家,目前只有36家担保机构和1家分支机构获得融资性担保机构经营许可证。
金融的繁荣也需要实业作为依托,但温州近两年来实业发展很不乐观。
温州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会的统计数据显示,从2008年到2010年间,温州房地产市场资金规模约为1000亿元,其中民间借贷占到楼市资本的约六成。对此温州大学房地产研究所研究员陈鸿表示,楼市像磁铁一样吸走了企业、银行等几乎所有可流动的资本,结果是企业荒废民间无钱。
而当楼价暴跌之后,企业的情况则更加不妙——据温州银监分局的统计,因借款人资金链断裂导致的不良房屋抵押贷款约为23.74亿元,占全部房屋抵押贷款不良余额的46.14%。这表明,断供“弃房”者当中,近半数与企业经营有关。
房价暴跌把温州企业推进严冬:
——2008年温州打火机行业协会会员企业超过300家,目前只有100多家;
——登记注册的2770家服装企业中,现在还在纳税的不到1800家……
在这样的情况下,遍布全国乃至全世界的温州商人开始成为温州金融、楼市的有力支撑。今年9月,苏州温州商会组织温籍企业家41人实地考察温州。商会最后与温州市经合办签下合作协议:从今年至2015年,该商会组织会员回乡投资累计将达300亿元,项目包括房地产等多个领域。
与直接投资不同,更多的温州商人选择其他方式支持家乡——在外地赚钱,然后回家乡消费。乐清市雁荡镇青年干万成一家在外地做生意多年,如今在老家买了3辆车并正想买房;瓯海区塘下镇的一位姜姓村民做运输生意多年,也正打算在火车南站附近买一栋新楼……
此前,温州限制本地户籍家庭购买第二套住房,相当严苛。但目前相关政策已放宽,户籍家庭可以购买第二套房。
返回海西房产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