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份,碧桂园陆续在各地开展“全民营销”活动,除了8000名碧桂园员工的内部宣传攻势外,还发动社会和业主网络等各种途径带动项目销售。
据莫斌早前介绍,碧桂园今年还将着重通过激励机制带动销售额的增长,并在去年年底推行了一个名为“成就共享”的激励计划,将管理层、普通员工和股东的利益紧密捆绑,这一举措将对销售额的提升起到重要促进作用。
不仅如此,碧桂园近年来亦开始逐渐将土地拓展权下放到区域及项目公司,以碧桂园董事局主席杨国强为首的审核组会在每周一对区域公司的意向项目进行统一评估,这种流程管理使得快速拿地的决策得以实施,也保证碧桂园项目的拓展速度。
当然,销售业绩快速攀升的背后,也产生了不少的“后遗症”。营销成本的上升、楼盘为“抢收”不惜冒“无证销售”的风险、销售夸大宣传乃至陷诚信危机等等。
据了解,在全员营销的模式推动下,碧桂园的销售团队增加了1万人,公司通过销售与工资挂钩来加强内部评估,员工浮动工资高达总佣金的60%,营销及市场推广成本也不断增长。
根据碧桂园早前公布的半年报,今年上半年,碧桂园营销及市场推广成本同比增长80.4%至约人民币15.29亿元,主要由于广告费较去年同期的约人民币4.14亿元增长81.5%至2013年的约人民币7.5亿元,以及2013年上半年销售佣金的增长。
千亿阵营扩至5家
仅从目前披露的数据来看,万科依然保持房企销售领先的地位,但其一家独大的绝对领先地位已经受到威胁。
万科11月5日公布,前10个月,万科累计实现销售面积1266.3万平方米,较上年同期的1035.2万平方米增长22.32%;销售金额1458.5亿元,较上年同期的1100.2亿元增长32.57%,并较去年全年的1412亿元多46亿元。
与此同时,恒大、保利、中海销售业绩亦不俗,更有赶超万科的趋势。根据恒大4日披露的官方数据,今年1-10月,恒大地产实现合约销售总金额约为人民币912.7亿元,同比增长25.3%;销售总面积约为1352.7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0.1%。1-10月的销售均价为6747元/平方米,同比增长13.8%。
换言之,恒大只要在余下的这两个月里,只需完成90亿的销售额,便可轻松过千亿。而截至目前,恒大的月均销售额亦接近百亿,仅10月单月,恒大就录得销售金额约为166.2亿元,同比增加16.6%;销售均价为6632元/平方米,同比增加18.6%。
保利地产(600048,股吧)“银十”的销售数据虽还未公布,但截至9月末,便累计实现签约金额886.68亿元,同比增长17.24%,实现签约面积787.48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7.68%。
不少券商机构表示,保利四季度整体可售货值达600亿-650亿,按照60%的保守去化率,四季度仍可实现销售金额360亿-390亿,全年可达1250亿。保利相关人士亦透露,10月单月的签约金额已经超过百亿,加上还有两个月的销售冲刺期,“肯定会争取超过1200亿元。”
此外,中海今年前9个月也累计完成合约销售总额达1117.9亿港元,销售面积约为736万平方米。至此,该公司已完成其于8月上调的全年销售目标1200亿港元的93.2%。
深圳(楼盘)资深地产分析人士林晓华指出,近段时间以来土地价格上涨过快,引致不少购房者心理恐慌,不少购房者还没达到购房阶段,也会提早赶紧入市。与此同时,很多大开发商拿地的量也在不断加大,随着旗下项目的陆续开发并入市,迅速垄断了市场占有量。
他继续称,相信未来一段时间内,千亿阵营还会不断扩大,但专注住宅开发的房企比例会下降,商业、旅游等产业型房企比例将大幅提升,尤其在大量私募基金进入的情况下,各种金融产业的配合,未来千亿阵营中的企业会更集中于大型品牌商。
返回海西房产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