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二手房动态
> 正文
公租房,让他们一家三口扎根在杭州
海西房产网
发布时间:2013.10.22
来源:钱江晚报
导语:“住有所居”是许多奋斗在这个城市的人们最简单的一个梦想。可房价高、收入低等原因,导致他们买不起房,甚至租不起房。2003年,浙江率先在全国实施城镇住房保障制度,10年间已让上百万买不起房的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得到了实惠。
今年前8月全省新开工17.18万套保障房,提前完成年度目标
目前约17%的浙江城镇居民已享受到保障房带来的实惠
本报通讯员杨鸿周堃本报记者斯问
“住有所居”是许多奋斗在这个城市的人们最简单的一个梦想。可房价高、收入低等原因,导致他们买不起房,甚至租不起房。
2003年,浙江率先在全国实施城镇住房保障制度,10年间已让上百万买不起房的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得到了实惠。
作为今年全省十件实事之一—浙江的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将大幅加码。目前在建的几十万套保障房不仅是一项建设工程,更是一项民生工程。
如今,半年过去了。全省保障房建得怎么样了?钱,供得上吗?地,够用吗?这份答卷能不能让人满意?相关部门、读者,心中都有把标尺去衡量。
第一次租房
他在杭州有了自己的小窝
36岁的陈先生应该算个话痨,这可能是他在酒吧长期做营销养成的一种技能。不过在和记者交谈时,他说自己之前其实挺忧郁的,想得最多的就是自己如何能在杭州扎根。
陈先生是2009年来杭州的,每个月2000多元的工资,除去日常开销所剩无几。
同众多杭漂族一样,房子成了老大难问题。
他住过朝晖,住过翠苑,但每个月近千元的房租,让他有点扛不牢。
更让他尴尬的是,打拼的城市没有固定的窝,每次亲戚朋友来都是不同的住处,漂泊的感觉更强烈了,陈先生一度想放弃,直接逃回老家。
让他感到温暖的是,同年,杭州试水以“只租不售”形式保障本地中等收入住房困难群体的公共租赁住房。
陈先生立即申请,过程也挺顺利,2010年他搬进了位于三塘小区的公租房,30平方米左右的小房间,没独立厨房,房子还是合租的,但房间装修过,每月租金只要300多元,且小区地段位于市中心,一个人住住也挺惬意。
这次租房,陈先生还是很满足的,让他在杭州真正有了家的感觉。
第二次租房
圆了一家三口团聚梦
不过今年陈先生有了孩子,“一家三口挤在一个房间真的不合适了,儿子4个月大的时候就被老婆带回南昌丈母娘家养了,这也是没办法的办法。”
陈先生心里挺愧疚,因为房子的事,没办法陪在孩子身边。但他收入有限,老婆也没工作,即使买经济适用房也觉得吃不消。
这种父子相隔的日子持续了近一年,想着要跟家人团聚,今年4月份陈先生来到杭州住保房管局打算退掉现在的公租房,找其他房子去,然而在窗口咨询的时候,得知了4月15日出台的新政策—公租房房源可进行调整。
这下可把他高兴坏了,按照政策规定,像陈先生这种情况,是可以换大房的。
今年7月,陈先生如愿搬进了半山的田园春晓苑,住进了近60平方米的两室一厅新居。虽然从地段来说,从市中心搬到相对偏远的地方,交通也没这么便利,但小区是今年6月20日刚交付使用的,硬件设施都很好,丝毫不比周边的商业楼盘差。
“最重要的是,老婆孩子住得下,交通不方便也无妨。”如今,陈先生已将老婆儿子接了过来,一家人对新居也很满意:房间是精装修的,甚至不用花钱去装饰,更让他们欣喜的是,由于条件符合,房租也有相应减免,每月300多元的房租着实很实惠。
现在,陈先生一家日子过得挺红火,老婆也找到了工作,一家三口圆了扎根杭州的梦。
海西房产网官方微信:扫一扫,立即关注!
关注“海西房产网”,获取楼市新闻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