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媒体捕风捉影、大肆宣杨,搅混一池清水
房价上涨过快,媒体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且不说国家稍有动向,就借题发挥,大肆炒作,唯恐天下人不知。当然,报道政府政策举措是没错的,但媒体往往不是报道那么简单,而以大篇幅、大版面进行连篇累牍式的宣染,还请来各路专家解读,本来是一项很平常的政策,经媒体这么一折腾,便弄得满城风雨,人人嘘唏不已。
媒体喜欢把目光投身那些有点名气、喜欢自我炒作的行业人士,比如任志强、潘石屹之类,只要他们稍一张嘴,媒体就一窝蜂路着上,不惜版面为其摇旗呐喊、擂鼓助阵。
某个有点名气或者实力较强的房企降价或者涨价了,这原本就是很平常的一件事情,是市场营销手法,压根就不值一提,可是媒体却当成新闻焦点,洋洋万言进行讨论点评,硬是用高射炮打蚊子,弄得全国上下炮声隆隆。
媒体具有舆论导向的作用,能够直接影响公众,媒体如此炮制,天下太平就成天下大乱了。媒体成了房价上涨的吹鼓手。
十四、政府的不作为,变相助涨房价
面对房价直线上升的局面,面对百姓对房价过高的抱怨,政府只得出面实施调控,然后政府仅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行事方式是,等出了问题才去补救,而没有在事前拿出一整套管理规范方案,总是在穷于应付,当房价高了,就调控一下,房价相对稳定了,就置之度外,这种行事管控方式,只会推房价,因为政府不是制订了一整套系统方案,而是临时加以调控,每次一调控,就把房地产推向了风口浪尖,将房地产从幕后拉到台前亮相,这能让房价下降吗?
因为政府隔三差五地调控一下,弄得全民都在关注房价、讨论房价,这一关注、两讨论,房地产自然热度不减,并且还会不断升温,热起来了,价格没有不涨的理。
当人们天天都在喊声“提高妇女地位”时,“妇女地位”就显然没有提高,而当人们不再喊时,妇女地位就已经提高了。当一万个人、十万个人、百万个人、千万个人、亿万人都在关注某个人时,这个人想不出名都难,出名了,身价能不暴涨吗?
政府的不作为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没有拿出整套管理调控方案,而是应市式调控,是散打,是乱拳,如果被打中了,不是武功了不得,而是偶然命中,用民间的话说,是运气。这样的调控方式是绝对不可取的。而要拿出一套组合拳,认真分析,适时、有序地出手。
二是政府缺乏远见,对房地产的未来走势,没有科学的预测,而只是想当然,以为出台一两个政策,房价就会稳定住。要知道,宏观经济是不以任何人和政府的意志为转移的,而是市场本身在起作用。比如股市暴涨或者暴跌,政府想扭转也无能为力。
但是如果政府有远见,对房地产的未来走向有个基本的判断,自然就会形成科学有序的调控方案。事实上,政府每一次的调控,都成了为房价上涨“摇旗呐喊”,把房价推向一个又一个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