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媒体报道,“专家称25年后北京的房价将达到每平米80万元”,这两天董藩教授的言论引起轩然大波。
“过去10年里,中国的房价按照11.6%的平均增速增长。北京这样的大城市房价增速每年超过15%。按照这个速度,25年后,北京每平米房价将超过80万元非常容易。” 北京师范大学房地产研究中心主任董藩在参加某论坛时如是说。
看到上述标题,笔者第一感觉就是发言被断章取义了,随即连线董教授,想问问这个简单的预测是不是他凭直觉作出,或者是被媒体误读了。
董藩坚持了他的观点:在过去的10年里,房价全国年均涨11.4%,北京年均涨15.7%,照此计算,25年之后全国涨至9万,北京涨至80万没什么奇怪的。
笔者打了一个比方问道:“中国房价,会在高速路上一直超速行驶吗?”
董藩回应说,上述房价预测是在一定约束条件下作出的,都是基于社会稳定、收入増加、金融体系不崩溃、不进行币制改革等条件说的。
笔者认为,董教授的预测,是附条件的,有那么多事情不能发生,才可能达到25年后80万元的价格。董藩甚至没提调控的常态化和房产税对房价的抑制作用。
换句话说,一个广东人认为自己的车好,就敢说10个小时开到北京,只因为他的车曾经开到200公里每小时没被抄牌也没出事故,就断然认为这段2000公里的路程转瞬即到,不顾危险的一厢情愿。
董教授还没说的一点,需求也是影响房价的重要因素,北京的房价被推高,是因为前十年供应量不足造成的,随着保障性住房的进一步落实和建设,普通百姓涉足商品房的可能性越来越小,高价房越来越多是那些炒家的“自娱自乐”,还能有多大需求?不妨分析一下。
排除一切可能发生的客观因素,断然发布25年之后可能发生的事情,有点危言耸听的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