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昨日从县文体局获悉,平潭海坛海峡水下遗址获准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是我区的第一个“国保”。
据专家分析,平潭海坛海峡,是福建乃至全国已知水下遗存分布最为密集、内涵丰富且文化面貌相对明确的水下遗存分布区。
早在2009年5月,国家文物局就启动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申报工作。2010年,福建省文物局拟定了平潭海坛海峡水下遗址申报材料。今年,国务院印发《关于核定并公布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核定公布了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中就有平潭海坛海峡水下遗址。虽然当初平潭海坛海峡水下遗址是以福州市名义上报的,但如今已不计算在福州“国保”之列,而属于平潭综合实验区。
存遗水域
经过调查,平潭海坛海峡水下遗址已确认的水下文化遗存共有8处,此外还有一批水下文化遗存疑点有待于进一步确认。这些水下文化遗存的时代序列完整,从五代一直延续到清代。遗址保护范围为东北至大练岛西侧海面、西北至屿头东侧海面、南至平潭娘宫码头西侧海面之间的海域。建设控制地带需由保护范围外延100米。
器物丰富
平潭海坛海峡出土器物极为丰富,目前已采集的遗物以陶瓷器为主,此外还有部分铜钱、漆器等。陶瓷器有青白瓷、青瓷、黑釉瓷、青花瓷、五彩瓷以及陶器等,以日常生活用品为主,种类有碗、盘、盆、盏、碟、瓶、罐、军持等。大部分产品为福建窑址生产,此外还有浙江龙泉窑、越窑,江西景德镇窑以及江苏宜兴等地窑址的产品。
专家分析
业内学者谈到,平潭海坛海峡水下遗址所在的海域是我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暗礁众多,海况复杂,长期以来留下了丰富的水下文化遗存。从这些水下文化遗存中出水的大量文物及沉船史迹,是研究、论证我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贸易航线、港口及商贸交流的重要实证。
有关专家分析说,平潭海坛海峡水下遗址经过多次正式的水下考古调查与发掘,出水文物及获取的相关信息极为丰富。平潭海坛海峡的水下考古工作不仅是我国水下考古事业不断壮大、成熟的历史见证,也是我国水下考古取得重大成果的见证地,具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