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丽虹:现在的房价还不是政府可接受的价格目标,从这一方面来说,国家对地产的货币和金融调控肯定是长期的。
就地产市场本身而言,政策的效力是有限的,地产周期的决定性因素仍来自于货币供给、利率水平和收入增长。
任何价格的上涨都是由货币带来的,货币超发会导致价格和资产的泡沫,尤其是在升值过程中,会更多体现为资产价格的快速上涨,如果货币继续超发就很难调整,当前国家也正在进行一些货币政策的调整。
观点地产新媒体:房企如何在调控下寻找发展突破点?
杜丽虹:传统的土地超额红利在下降、资金成本在上升、融资困难,在土地传统模式下的超额红利在很多情况下已经不存在了,现在的房企必须转型。
转型的方向有两个:第一是产品线的拓展,即,从原来以住宅开发为主向工业地产、商业地产、养老地产、休闲地产等领域发展;第二是物业阶段的延伸,即从开发向投资、持有等环节延伸。但上述两个转型方向都会导致资产重负的增加,因此,需要房地产企业同时完成从重资产模式向轻资产模式的转型。房企转型不是一个短期行为,不是为了应对当前短期困境而做的一件事情,这是个长期策略。
观点地产新媒体:像绿城、滨江都是轻资产转型方式,轻资产算是现在房企最佳转型的方式吗?
杜丽虹:由重资产转向轻资产是一个很好的选择,但不是所有的企业都能够走这条路。
从开发向持有转型则是很多企业在做的事情,如果房企只是单纯持有,资产负担会越来越重,在这个过程中企业就会产生轻资产发展的需求。同样的,当房企涉足工业地产、商业地产、养老地产等产业领域时,也常常面临资产重负增加的问题,此时,企业或者借助外部资金力量实现轻资产扩张,或者以代工的方式实现轻资产的扩张。但无论采用哪种轻资产模式,往轻资产转型的房企必须要在拿地、开发、招租、运营、物业管理等一个或者多个产业环节上具有行业优势才行。
观点地产新媒体:房企可能会由于思维惯性的原因很难适应模式的转变,应该怎样克服这个惯性思维的羁绊?不同的企业都会拥有自己不同的核心优势,这是否会带来不同类型的资产模式?
杜丽虹:这是个主观问题。某些企业家比较有危机意识,会从现在开始刻意转型,有些企业只有当传统模式走不下去的时候才会意识到转型。
而轻资产本身是一个战略方向,具体到每个企业的转型路径都不一样。有些房企有开发建设的优势,可能就会采用代工或定制开发的模式;有些企业有整合资源的能力,可能就会使用地产金融的穿行模式或者其他模式进行转型。
观点地产新媒体:土地市场“地王”一直不断,与轻资产模式是否矛盾?调控政策对开发贷款有所限制,会对房企的重资产发展模式产生什么影响?
杜丽虹:国家对房地产行业的融资渠道一直是处于管控的状态,但是地产商还有很多其他融资的方式,比如预售款、信托贷款、境外融资等,因此,只要市场整体的资金面相对宽松、地产企业预期房价会继续大幅上涨,就会出现地王,从这个意义上讲,当地王频出的时候,轻资产模式常常被冷落。而当企业缺钱的时候又常常会想到轻资产模式,但轻资产转型的根本原因不是钱紧,而是土地红利的衰减,而这种衰减在一定程度上又是地王的后遗症。
观点地产新媒体:在目前的金融政策环境下,有一些房企跌破了资金安全线,具体原因是什么?房企该怎么设定自己的资金安全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