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一次论坛上曾经这样讲过,我要用三首歌来概括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发展历程。
首先是《千年等一回》,随着我国城市化水平和工业化发展的不断提升以及住房制度改革的深化,中国房地产业正处在一个千年才能等一回的发展机遇,有着很大的发展空间和前景。
第二首歌是《让人欢喜让人忧》,喜的是房地产市场快速发展推动的国民经济的发展,忧的是过高的房价和投机消费让房地产市场泡沫化严重。第三首歌,我想用《未来之歌》来描述我国房地产发展的明天。《未来之歌》是首什么歌?歌词怎么写?怎么谱曲?当前所有关心中国楼市的人都在追问这个问题。
李骁的这本《楼市大变局,我们怎么办?》无疑也是追问之一,在《让人欢喜让人忧》之余,作者站在中国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高度,来观察和研究当下中国楼市问题,并追问中国楼市的《未来之歌》,并以作者近20年的从业经验,力图给出专业化的解决和应对之道,值得地方政府、房地产企业和每一位与楼市消费相关的居民和投资人关注和借鉴。
通读本书,给我最直观的感受是,作者将有关房地产的争论焦点已从价格走势上升为国家利益。无论是GDP去房地产化,打造“幸福中国”的宏观经济转型的思考,还是对畸形房价成为中国社会的“公害”、告别蜗居时代的“保障房”保卫战论述,作者对楼市调控实现中国经济运营安全的拳拳之心溢于文字间。
尽管关注住房民生,是本书最具生命力之处。书中不但对楼市崩盘的预言,表示了一个房地产从业人士应有的担忧,还从人与城市和谐共荣的角度,创造性地呼吁——“如果不能解决好住房问题,我们的城市没有未来”。这一主题,在房地产类图书是开创性的远见,在房地产“价格论“淹没人心的时代,犹如一道思想的亮光,震撼人心。
的确,如书中所言,尽管“经营城市”这个概念被一些地方政府领导奉为“圣典”,实际上却是“政绩秀”。经营城市真正的目的是什么?透过现象看本质,诚如作者指出的,是让“青年才俊”在城市里找到归属感。只有让这群城市社会的中坚力量在城里找到归属感,安居乐业地创造价值,中国的城市化建设才会不因“失调”而失速,才能真正跟世界城 (电话:24219999,24218888)市化进程接轨,跟“十二五”规划勾画的“幸福中国”接轨。
最后想说的是,尽管我是乐观的,在不同场合多次表示中国房地产市场不可能像日本当初一样出现崩盘,也不会像日本出现失落十年。但对中小房企来说,本轮调控绝对是一轮大浪淘沙的过程,融资困难、销售萎缩将使得中小企业如果不能适应当前环境,很难度过这一轮调控。这也印证了“适者生存”法则。
古往今来,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世间万物只有与它所处的环境相适应,才能立足于世。书中,李骁对房企蝶变之路,作了一次很好的智慧转型的思考与总结,对广大房企有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