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首页 > 房产资讯 > 正文

500城市住房信息联网大部分已经实现

海西房产网 发布时间:2013.07.09 来源:中国青年报

导语:中国青年报记者就此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取得联系,但截至发稿时,该部门依然没有作出回应。不过,一位接近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知情人士告诉记者,其实大部分城市的个人住房信息已经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完成联网。
标签:   住房信息联网
  这个说法在今年3月4日才得到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齐骥的证实。

  当时在多名记者的围追堵截下,齐骥表示,40个城市的个人住房信息联网已经完成,今年还将有更多的城市加入。而就在今年的两会上,齐骥对“更多的城市”作出了具体的界定,那就是到今年6月底将有500个城市实现个人住房信息联网。

  “这个事情真是很奇怪,究竟联网没联网,大家都在看着,却一直看不到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表态。”中国房地产学会副会长、北京大学房地产研究所所长陈国强说,这个工作是整个房地产市场运行、房地产调控的基础工作,到底推进得如何,需要主管部门站出来说句话,而不是让公众去猜测。

  联网的现实难度

  多年来,我国一直没有能建立起一套有关个人住房完整的数据库,一个人、一个家庭有多少套房子,房子都分布在哪些城市,何时购买,很多信息都游离在相关部门的视线之外。

  理论上说,完成全国所有城市、农村的个人住房信息联网,是完善我国房地产市场发展的一个重要举措。这个基础数据做得怎样,决定着房地产市场发展、监管的好坏。如果没有这个数据,房地产的建设就要冒着“拍脑袋”的风险。尤其对保障房建设,如果连个人住房信息都不掌握,又如何能决定要建多少套保障住房?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王珏林就曾对记者表示,不掌握具体信息,房地产宏观调控的很多措施也就无从做起。个人住房信息系统早就该有了。

  从2011年开始的这项工作正是在弥补多年的欠账。不过,在各地的信息系统建设中,存在着种种困难。首先是数据录入的工作量太大。

  陈国强告诉记者,由于过去不太重视过这项工作,各地的个人住房信息基础数据都很不完整,有些城市甚至很差。虽然完成这个数据库的建立并不需要太高的技术难度,但需要足够的时间和人力。对很多城市来说,这个工作可能数年都难以完成。

  即使是像北京、上海这样的城市,个人住房信息数据工作相对做得较好,但同样存在很多问题。以北京为例,2006年之后才开始推进住房交易网签,此后的个人住房信息才实现电子化,而在此之前的大量数据还需要人工来录入。

  “我国的房地产市场很复杂,住房类型很多,产权状况多样,很多住房一直都没有纳入到系统内。”陈国强说,即使在北京,现有的个人住房信息系统也没能覆盖所有的房源。这就意味着,可能仅有一墙之隔,但一边的住房就存在于官方的数据库中,而另一边的住房则一直游离在官方的数据库外。

  如果个人住房信息系统不能够覆盖所有的房源,这个系统就是有缺陷的,即使实现联网,以此为依据进行房地产建设决策、宏观调控,效果也会打折扣。

  其次,一些人并不愿意实现个人住房信息联网。陈国强告诉记者,有一些对推进个人住房信息联网有决定权的人可能并不想实现联网,或者不想在当前这个阶段实现联网。

  有关这一点的推测早已遍地开花。从最近几年落马的贪官案例来看,住房腐败问题并不鲜见。房妹、房叔、房姐、房婶等新称谓在最近两年屡屡出现,很多都让公众瞠目结舌。

  不仅是贪腐者不愿意将自己的住房纳入官方系统,拥有多套住房的富裕人群往往也不愿意被纳入这个系统。知名财经评论员叶檀[微博]就表示,要去统计高收入人群的财富有多少、资产有多少,是非常困难的,很难得到一个准确的数据。高收入的人群不愿意公开自己的财产,也不愿意成为未来征税的目标。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富裕人群也不希望个人住房信息系统实现联网。除了个人隐私的考量之外,更主要的是担心将来被征税。

  

海西房产网官方微信:扫一扫,立即关注!
关注“海西房产网”,获取楼市新闻资讯。
地产要闻,一手掌握!更多关注@海西房产网官方微博
推荐微博
更多

今日热点

楼盘动态

地产招聘

更多>>
热门楼盘:更多>>
热点推荐
购房工具

楼市画报

楼盘广告

更多>>
福州楼盘签约:销售排行>>
>>相关新闻 更多>>
关于我们 | 公司招聘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联系方式 | 友情链接
h0591.com © 2013 海西房产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11002896号
客服电话:0591-83784488 客服QQ:18512029 378670880 466844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