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看到一个新闻《高新一中状元效应炒热周边房价,房租跟涨二百多》中说:““状元”无疑是一个学校最好的招牌,周边房价更是其影响力的晴雨表。”看了之后,突然有种哭笑不得的感觉,丈母娘推高房价,还有一点牵扯,而现在居然高考状元爷能推高房价,在中国真是只有没有想不到的,没有做不到了。
但是细一想,又不是没有关系,起码是“两高”,一个高房价,一个高考状元。
早就知道,不让炒高考状元,可是为什么还是禁不住了,这个时候,就是人开始思考,是禁不住,还是不想禁了,在学校,媒体,商家、家长四方利益追逐下,如何能禁得住呢!
这不,高考状元还没有被禁住,高考状元炒高房价有被炒了起来,以前还不知道“商家”是什么样的商家,这样一看,原来商家背后是开发商。
现在也就明白了,为什么炒高考状元禁不住了,因为有开发商在撑腰,房价调控几年都雷打不动,何况禁炒高考状元呢!
许多“学区房”为了吸引顾客,纷纷推出了一些带名校上学名额的住宅,价钱也较其他房源高出一大截。
中国这样全国到每个人急躁,急功近利形成的社会环境,让任何事情都为“利益”而来,也让中国在逐利下成就了中国一个“全民盛景”:富人一片,傻瓜一堆,蠢人一群。成就一种人人害我,我害人人,人人为钱,人人自危。
中国房价有很多炒高的泡沫,还有很多开发商不服气,非要生硬的搬出什么“供需市场关系”,说什么价格高,是供需矛盾,与垄断,与炒作投机没有关系。
记得一个教授反击道:“你一说日本核泄漏的时候,盐被炒高到了一袋10元钱的时候,那个时候不是缺盐,而是人人都认为自己不买,就会被别人买光”。这明明不是市场供求关系,而是一种炒作行为的结果,听到这些他们又不语,装聋卖傻起来。
孟母三迁的故事一直是楼市“学区房”的不在一个故事,而是实实在在转化为“高房价”的真金白银的“代言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