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第三阶段最终要走德国模式,德国楼市的核心是把房地产业定位于民生产业,立足于解决国民居住问题,这也应该是中国楼市的终极方向。
改革开放30年核心点是打破大锅饭,“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打破均衡释放生产力,社会实现巨大跨越式发展,但由此产生的负面作用也是明显的,贫富差距过大,社会公平缺失等,背离了改革根本,今后10年乃至30年核心,实现再均衡,缩小贫富差距,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必须也是大势所趋。
德国60%的人租房住,住房自有率仅有40%,即便如此政府也常常调控楼市,其最新的调控政策依据竟然是:我们不能冒着让我们的国民以6倍年收入的价格的风险来购买住房。
德国政府在严格控制房价的同时,大力鼓励租房,德国法律规定,3年内房租涨幅不超15%;超20%违法;超过50%,房东被认为赚取暴利,可入狱3年。一方面控制房租上涨另一方面德国政府通过各种方式给住房的人提供补贴。
因此德国模式的鼓励供给,抑制投机,鼓励租住构成了长期以来的各国房地产市场的稳健。到了中国楼市的第三阶段,房地产对宏观经济贡献到位应该回归民生重拾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