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报名时间临近,因为有江苏路、太平路和大学路等诸多历史悠久的小学,青岛市南区的小学生报名也一直被广大市民关注。不少家长提前几年未雨绸缪,为孩子在市南西部选购学区房并搬过来住,这种情况也造成了市南西部重点学校周边学区房价一涨再涨。很多八九十年代的老房子也卖到了两三万。
学区房价高引热议
江苏路小学附近的学区房市场价每平米2—3万元,引发网友热议。以江苏路小学为核心,周边二手房价格一路飙升,而消费者却趋之若鹜。笔者从一家中介网站上了解到该小学周边二手房的价格最高的甚至达到了4.4万元/平方米,一处25平方米的房子挂出了110万元的价格。“与普通地区房子比,学区房的价格要高出很多。在江苏路、太平路、文登路周边,大多二手房是90年代建成的房屋,但价格最低要1.8万元/平方米,高的要3.5万元/平方米,而且很抢手。”某二手房中介机构孙先生告诉记者:“目前市南区大学路等区域的学区房,40多平方米的多在100多万元,均价2万多元,实验小学周边房屋均价在2.2万元/平方米到2.3万元/平方米,热门学校周边的房子房价一直很高。”
家长租房陪读直接催热了学校周边的房屋租售市场。笔者在青岛市几所热点小学、中学和高中附近的小区看到,各种房屋租售广告贴得到处都是,而且不时看到有家长站在贴满租房广告的楼前不停地拨打电话,向房东询问相关信息。据地产中介人士透露,近两个月以来,学区房租金同比去年上涨了两成左右,求租率也大幅提升,热点学区房租赁供需比已经达到1:5,甚至超过学区房买卖市场的供需比例。今年房屋租金普遍上涨,其中学区房的租金涨价明显高于其他区域房租的涨幅。
中国的学区房现状
市场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这直接决定了“学区房”无论在中国的一线城市还是二三线城市都是引发人们关注的 “抢手货”。实际上,政府虽然极力均衡教育资源,淡化名校概念,但是为了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为了孩子成长在相对优质的的“软环境”,“孟母三迁”的故事依旧在很多城市上演,也步步催涨了学区房的租金和房价。
家长买学区房纯粹是为了让孩子获得进入重点学校的资格,房子大小无所谓,环境差点也能接受。一旦孩子毕业之后,他们就会把房子卖掉。买学区房的客户大多都是这种想法。这种心理也造就了学区房价格持续的、温和的上扬,至少在几年后孩子毕业了还能保值。
理性看待学区房
当前,在限购令和新国五条政策影响,新房市场回归了理性,二手房市场陷入观望期,但是学区房仍然备受瞩目。家长对于学区房的关注度只增不减,学区房因此水涨船高。于是不少家长感叹,之前读书为了“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而现在读书之前要先买或租“黄金屋”了。
那么,为何学区房成为 “黄金屋”?为什么学区房的价格比周边普通的非学区房高至少10%这样的区间呢?
基差地租理论。大家都学过政治经济学,一个地块投资的要素越多,那么这个地块的价值相对就会越高。从这个角度来理解,学区房其实是给当地一个地块开发投入了更多的资金。从土地的价值角度来理解,这个价值可能进一步优化或者升级了,所以从基差地租理论来讲,它应该来说是可以比其他非学区房这一地块价值更高一点。
从人们对于区域市场的认知角度来讲,一般情况下人们对于某一个区域板块,包括比如说某一个学区板块,都有一个习惯性认知,如果大家习惯性认知这个板块了,那么有学区房这样一个板块,有可能价格会稍微高一点。认知度不高的板块有可能超微低一点。
跟我们购房者和家长的学区房这种情结比较有关系。一般情况下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有一个很好的成长环境,有一个很好的教育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