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首页 > 房产资讯 > 正文

炒房客转战二三线城市:囤积旅游地产坐等升值

海西房产网 发布时间:2013.06.11 来源:《环球人物》杂志

导语:目前的“炒房团”虽然不像当年温州炒房团那样声势浩大,但在许多地方房产市场有价无市的情况下,他们的投机行为仍然让人瞠目。这些新一代的炒房族,炒房行为越来越隐蔽,即使目前面对“史上最严”调控政策新国五条,他们也能找到空子钻。
标签:   炒房客  旅游地产  升值

   “炒房者开着还没来得及上牌的越野车,一连几天穿梭在大理古城的大街小巷。看到合适的房子,进门就问:这房子卖吗?多少钱?只要房主没说‘不卖’,他就会从后备厢取出一个背包甩到桌子上,里面都是人民币……”     

  这是博主“姜北树”描述的大理古城目前火爆的炒房市场。而大理也绝非唯一遭“炒”的地方。目前的“炒房团”虽然不像当年温州炒房团那样声势浩大,但在许多地方房产市场有价无市的情况下,他们的投机行为仍然让人瞠目。这些新一代的炒房族,炒房行为越来越隐蔽,即使目前面对“史上最严”调控政策新国五条,他们也能找到空子钻。

  炒房者转战二、三线城市

     曾经的温州炒家王浩(化名)对环球人物杂志记者说,2002年买房时并不需要很多钱,大多是亲戚朋友之间的借贷。“我当时在读研究生,手里只有20万元,而买房的首付大多是在10万元以内,我向亲戚朋友借了30万元,买了4套房,都是先付的首付款,其余用个人名义申请的贷款。房子买到后马上出租,每月的租金足够还房贷了。到研究生毕业时,当初北京均价5000元左右的房屋已经涨到了1.5万元左右。”

     王浩毕业成为国家公务员后仍继续炒房,但金融危机、国家调控力度的加大,以及公务员身份让炒房很难:“2008年以后炒房就比较难了,尤其在北京等一线城市,首先是房价高,在银行贷款非常难;其次,温州老乡大多不做实业,都在炒房,在国家调控下,大家都没啥闲钱,彼此都不好张口借。”

     但房子还是要炒。于是,二、三线城市成了“王浩们”的新选择。尽管中小城市的房产升值空间不如一线城市大,但由于房产价格总体较低,炒房的风险也随之降低了很多。其中,风景好的旅游胜地因为资源的稀缺受到了他们的青睐。

     姜北树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说,他曾经是深圳某商业周刊的记者,2012年底辞去工作到大理定居。“大理卖房市场的火爆和大量外来买家涌入分不开。今年3月,一位在南京开公司的朋友突然来到大理,提了200多万元的现金放在车后备厢里,不到3天时间,就在红龙井外面的村子里买下了一个三层带小院的民宅。当天谈判当天签合同,现场就付钱。现在已经装修好,开起了客栈。那个村子全村五六十户人家,大约有30家被买下开了客栈。”

  据姜北树观察,现在到大理买房的外地人有两种:一种是自己买下来开客栈;另一种是囤房、倒卖。“最近一年来,第二种情况比较普遍,光是我认识的人里面就不下10个。”他说。

海西房产网官方微信:扫一扫,立即关注!
关注“海西房产网”,获取楼市新闻资讯。
地产要闻,一手掌握!更多关注@海西房产网官方微博
推荐微博
更多

今日热点

楼盘动态

地产招聘

更多>>
热门楼盘:更多>>
热点推荐
购房工具

楼市画报

楼盘广告

更多>>
福州楼盘签约:销售排行>>
>>相关新闻 更多>>
关于我们 | 公司招聘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联系方式 | 友情链接
h0591.com © 2013 海西房产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11002896号
客服电话:0591-83784488 客服QQ:18512029 378670880 466844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