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上海、重庆试点房产税征收后,今年有望新增数个城市进行房产税试点。新增试点城市执行方案与标准将因地制宜,预计主要针对增量征收。”近日,此类传言经媒体报道后引发公众关注。
此类消息并非权威部门发布,并没有多少可信度,撩拨大众神经也不是一两次了。前阵子,一份杜撰的“武汉市房产税细则”尽管错漏百出,也在网上掀起轩然大波,直到武汉市地税局出面澄清而消停。但,房产税事关重大,一旦试点扩容,可能会迫使当地二手房东出售房产,间接达到平抑房价的目的,无房户自然满心期待跌价;也有多套房的人则希望将税负转嫁给购房者,从而维持房价螺旋式上升。种种评议,乍一看似乎都有道理。但是,楼市发展自有政策和市场在共同起作用,任何对房产税影响的猜测并无太大意义。
猜测者在政策制订方面未必有发言权,而改革总会让部分人利益受损。不管是对增量房,还是对存量房征收房产税,更多人将承担更多的税,则是不争的事实。2011年,上海试点房产税只针对增量,当年房产税收入进账22.1亿元;而重庆方案则偏重高档住房,涉及存量与增量,税率为0.5%至1.2%,当年房产税收入也有1亿元进账。
一般而言,地方政府虽然不希望房产税试点扩围,打压楼市的火爆局面,进而减少土地交易等相关收入,但是有房产税收入进账总是好的。对于拥有多套房的富人来说,房产税只要在可承受的范围之内,出租出去或者空置都无所谓。反倒是买不起房的穷人,更应该在乎房产税问题。
房产税出台是否能降房价,并不确定;然而一旦开征,哪怕是只针对增量征收,必然使民众多交税,则是确定无疑的。对此,作为个体的公众是否应有更自觉的抵制呢?
美国人乔做出了很好的榜样。2008年,奥巴马在总统竞选时提出“劫富济贫”的主张,针对年入25万美元以上的富人加大征税幅度,颇受弱势群体的青睐。然而,俄亥俄州一个叫乔的水管工人却极力反对。乔告诉奥巴马,他准备几年后买下一家年收入超过25万美元的水管公司,但问题是奥巴马的新政策将迫使他交更多的税。他说,自己辛辛苦苦干了15年的水管工,好不容易攒够了钱自己开公司,为什么要受高额税金的“惩罚”?
今天或许是福利,明天可能变成恶果,而弱势群体没有享受到福利,却要吞下恶果。房产税或许就是这样的怪胎,试点扩容步伐再慢些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