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文物局日前发布第二批国家二级博物馆名单,福建长乐市博物馆位列其中。这是经济重镇长乐市近年来大力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一体化的一个缩影。
“在长乐,各乡镇、街道、村居群众文化活动遍地开花,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丰富的文化大餐。”长乐市科技文体局局长陈舜敏说。
据介绍,近年来,长乐市新建了75座公共文化场馆、200多个文化主题公园。这些场馆设施中,很大一部分分布在此前公共文化设施建设落后的农村地区。
记者在潭头镇泽里村看到,这个村的文化中心上下两层的演出大厅可容纳近900名观众,图书阅览室、乒乓球室、棋牌室、会议室一应俱全,中心周边配套建有灯光球场、艺术喷泉、儿童游乐园。
目前长乐完成了18个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改扩建,建成243家农家书屋,藏书量达40多万册,实现了村村有公园,文化服务站点也实现全覆盖。
完善的公共文化基础设施仅仅为公共文化服务提供了“硬件”支撑。为了满足群众对文化生活的需求,长乐市有关部门创作编排群众喜闻乐见的节目,以“三下乡”、“文化大篷车”、农村电影放映工程等方式,到各乡镇、街道、村居巡回演出,受到群众的欢迎。
陈舜敏说,每年进出长乐的演出团体就有200多个,长期在长乐演出的团体有100多个,每年演出6000多场(次)。
记者在长乐采访看到,在许多乡镇广场,随处可见村民伴随着音乐跳舞。“文化建设不仅政府要引导,更主要是让群众全民参与。现在大家每到晚上就唱歌跳舞,生活得很愉快。”潭头镇党委书记董春雷说。
长乐素有“海滨邹鲁、文献名邦”的美誉,曾走出11名状元、956名进士,还诞生了4位将军和5位院士。神医董奉、唐代思想家林缜思父子、晚清学者谢章铤、现代作家郑振铎、冰心等名家就出自这里。
长乐市副市长林忠表示,长乐坚持用文化涵养城市理念,高标准、高品质规划建设文化设施,借助当地文化名人、名家的品牌效应,从不同侧面对城市文化要素进行整合、包装与推广,让群众分享文化建设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