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商城市竞争力:
港京沪位列前三
蓝皮书指出,香港是最佳的标杆城市,内地城市的标杆为北京。从具体得分上看,香港明显领先于内地城市,北京、上海、广州紧随其后,而后面几个城市相差不大,属于前十名中的第三梯队。
从与可持续竞争力排名的对比来看,香港均为第一,上海在可持续竞争力排名中超过了北京,说明北京的宜商环境比之上海是相对提分项目。对于广州、佛山、苏州、武汉四个城市,宜商排名都要比可持续竞争力排名高些,显然是拉高竞争力的项目。
文化城市竞争力排名:
香港独占鳌头
蓝皮书指出,根据测算,在多元文化城市综合排名中,东南地区和环渤海地区的城市统领了文化城市竞争力的前10个位置。在加权排名中,香港以高分的绝对优势居于首位,上海、北京、苏州的表现也非常出众,说明这些城市文化的开放程度和多元化程度较高。从整体水平观察,前10名几乎都是沿海城市,而且都具有较高的行政级别。香港文化国际化程度最高,东部沿海的文化发展和开放程度主要依赖于其区位优势,即与外界交流的便捷程度。因此,其排名普遍高于中西部地区。
生态城市竞争力:
江西山东表现抢眼
城市竞争力蓝皮书指出,从生态城市竞争力与可持续竞争力的对比来看,生态环境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的城市基本上都具有较强的可持续性。
从前50名的城市来看,江西和山东各有6个,安徽和广东各有5个,福建4个。其中,山东和江西表现非常抢眼,各有6个城市进入前50名,说明在山东沿海地区和江西鄱阳湖地区,城市的生态环境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持相对较好。
知识城市竞争力:
粤苏浙三强鼎立
城市竞争力蓝皮书指出,从省域来看,最具有知识城市竞争力的前50个城市中,广东、江苏、浙江三省,都有6个城市进入了50强。可见我国的知识城市竞争力分布极不均衡,发达省份的知识城市竞争力也强大。
从区域看,东南地区实力最强,有5个城市进入具有知识城市竞争力的前10名,占了的半壁江山,可见我国的东南地区文化底蕴深厚。
蓝皮书课题组成员邹琳华博士:
从经济竞争力看,福建部分城市表现突出,但是城市群效应没有充分体现。
福建省各城市经济竞争力居全国第12位。全省来看,厦门、泉州、福州经济竞争力居前三位。
从可持续竞争力看,闽北、闽中表现改善,区域差异缩小。可持续竞争力居全国第12位。
从可持续竞争力八项指标看,环境友好的生态城市处于全国较好水平,城乡一体的全域城市、创新驱动的知识城市指数相对较弱。
在福建省城市竞争力全部十项指数之间,以人为本的宜居城市,环境友好的生态城市指数值较高,经济竞争力及城乡一体的全域城市指数较低。
未来福建省城市的发展,应充分发挥侨乡优势,生态优势、海洋优势,拓展海洋经济,深化两岸经济合作,将海峡西岸城市群带打造成为中国经济有影响力的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