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于入市、争抢过户、量价齐升……”3月的中国楼市上演了一幕幕抢搭政策“末班车”的火爆场面,成交“红火”必然带来了价格上涨。专家指出,房价的走势将决定“国五条”细则的执行力度,也将检验各地调控政策的“成色”。
根据国家统计局日前发布的数据,3月份,全国70个大中城市中,68个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环比上涨,66个城市二手房住宅价格环比上涨。持续“高烧”的3月,被业内称为“全国楼市近年来最‘动荡’的一个月”。
“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继续领涨全国。3月,70个城市的平均新建商品住宅指数和二手房住宅指数,环比均连续第10个月上涨。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环比涨幅最高的是上海,为3.2%;二手房住宅价格环比涨幅最高的是北京,为3.1%。
链家地产市场研究部分析师张旭指出,2013年以来,全国主要城市房价上涨压力都已经接近或超过2011年那一轮调控前水平。同时,涨价城市数量持续增加并接近全线增长的状态,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催生了新一轮楼市调控。
针对3月初出台的“国五条”调控细则,不少业主及购房者担心房价受“交易所得20%缴个税”等政策影响而急于达成交易,也有部分购房者唯恐限购升级失去购房资格而急于出手。
“‘国五条’地方执行细则于3月底先后落地,对3月份市场的影响不大。反而是一些主要城市的购房者对3月初出台的‘国五条’细则盲目恐慌导致了成交量大涨。”中原地产市场研究部总监张大伟说。
以北京为例,据中原地产市场研究部统计数据显示,3月,北京二手房住宅网签套数已经达到了43780套,超过2009年12月份的创造历史纪录的39264套;而新建住宅签约19398套,仅低于2009年12月的最高点的20516套。
“国五条”地方执行细则落地后,各主要城市,尤其是一线城市的市场迅速“降温”,无论是二手房还是新房的成交量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