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各界对院校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越来越多观点认为,高校学子在校期间除了要对学科知识进行深入的钻研外,积累社会经验的重要性更加突出,而过往高校较多所采取“突击实习”之做法,已经无法满足新的人才培养要求。而清华大学和恒大集团4月8日缔结的长达十年校企合作,或可为此困局打开一个可供参考的突破口。
当天上午,清华恒大战略合作签约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全国人大常委、清华大学校长陈吉宁,著名数学家、清华大学数学科学中心主任丘成桐,副校长康克军,副校长程建平,中国工程院院士郝吉明以及清华建筑学院等5大相关学院院长、党委书记共17位领导,全国政协常委、恒大集团董事局主席许家印,董事局副主席、总裁夏海钧,董事局副主席、党委副书记李钢及公司各位副总裁,世界三大名校多位著名教授参加了仪式。
据了解,本次双方将推行空前的深度战略合作:合作领域全面包括战略技术、人才培养、产业合作三方面,合作深入至产、学、研及体系化的拓展,而合作时间长达十年之久。
十年1500人打造最大实习基地
作为世界名校,此前清华的战略合作伙伴均为世界顶级企业、全球行业老大,就这点而言恒大入选并不意外。值得一提的是,在世界范围内,与清华达成如此全面、深入、持久的战略合作,恒大是第一家。
据悉,双方将合作建立“清华恒大研究院”,这是清华大学自启动校企合作以来,直属的、独立的且以企业命名的研究院。学院在企业战略规划、运营管理、建筑工程、规划设计、施工、材料等领域开展针对性研究,由清华大学校领导担任院长,研究院下设建筑工程分院和战略规划分院。清华大学土木水利学院院长兼任建筑工程分院院长,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兼任战略规划分院院长,还有数十名知名学者参与其中,开创清华校企合作先河。
如今,人们越来越重视“生态”“绿色”“环保”建筑这样的新概,很多房地产公司也打出生态环保的牌子,通过一些节省水电的装置,以及外墙保温通风的科技材料等提升建筑绿色生态因素。研究院将围绕中国实现可持续城镇化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重大技术、经济、管理和政策问题,提出适合中国国情的战略路径和全球领先的等高科技解决方案,并对建设行业实现整个产业链的革命性提升,针对绿色生态建筑、打造宜居生活提出切实有效的综合措施。
届时,每年30项,十年则共有300项清华大学专利使用权将会供给恒大使用,这也是全球绝无仅有的创举。而恒大则作为研究对象,提供资料并接纳研究院专家撰写商业教学案例,纳入清华的正式教材,供教学使用,这也是全国第一家完全“暴露”在清华这个深度科研机构前并纳入教案展示讨论的企业。
值得注意的是,双方在人才培养方面显得更为大胆深入。在企业总部定点开设硕士班本就为清华首次,且该校还一次性开设工程硕士、MBA、MPA三大热门专业。此外,恒大成中国最大的清华学生实习基地,每年150名,十年1500名。
西南交通大学CAD工程中心主任孙林夫表示,对于一名工科学生来说,在企业实习的重要性怎么强调都不过分。一个学生如果不了解企业需求,说话都不会有底气。企业实习不仅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开发能力,掌握实践知识,更有利于学生深入理解企业需求,了解企业文化等等。正因为如此,建议多一些在企业实习,让学生接触企业的实际做法,要避免学生在企业实习“走马观花”。
同时,清华附属中学、小学得益于恒大在国内广泛的布局网络,也让优质教育资源惠及全国。
分析人士认为,诸此种种,创下了国内校企合作未有之先河。而清华大学作为世界一流、水平领先的大学,其办学理念和人才培养方式在教育界内一直都有着标杆效应,本次其向更高水平率先再起步,势必引起其他同行的效仿。传统校企合作的广度和深度,有望在该次事件后得到较大幅度的发展,使我国无论院校教育水平还是企业的产学研水平都得到提升,人才培养的困局有望就此打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