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房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一辈子最大的一笔投资,在交易过程中,发生的任何“小事”对购房者来说都是“大事”。作为消费品之一的商品房,其交易过程不仅涉及房子本身的面积、结构、质量等问题,还与小区绿化、容积率、相关配套设施、物业等有关,买一套房子牵扯到的可能是一代人或几代人的积蓄。
随着新房市场房价的快速上涨,新“国五条”细则的出台,人们的置业观念也在悄悄地发生转变。二手房以价格低、公摊面积少、现房等优势得到了众多置业者的追捧。但是,当发现买到的房子面积缩水、交易过程中遭遇虚假信息、一房两卖等现象,应该如何应对,成了许多二手房置业者防不胜防的困惑。
政府发力加强市场监督
诚信是所有行业生存的立足之本,也是企业得以发展的重要条件。从网上频频曝出的行业丑闻,到现实生活中身边朋友的遭遇,房产交易的特殊性,以及交易过程中的细微环节,给购房者带来了许多疑问与困难,导致二手房市场交易秩序杂乱无章。
最近,国务院在新出台的五项调控措施中,明确要求加强市场监管,强化企业信用管理,严查中介违法违规行为。这表明政府已认识到房地产中介行业的问题,并付诸实践。只有把消费者放在第一位,未来的企业才能立足行业,长足发展。
购房交易的事件在网上频频曝光,“二手房暴涨”的传闻也不绝于耳,面对没有秩序可言的二手房市场,购房者在交易的过程中也迷失了方向。没有哪位购房者希望市场像过山车一样,行情时好时坏。总结起来,楼市缺乏的始终不是信心,而是诚信。
细节决定交易成功与否
笔者走访多家中介了解到,目前二手房交易市场秩序相对较为混乱,无证经营、一房多卖、变相炒房等现象时有发生。由于房产中介门槛低,提成相对较高,吸引了许多经纪人的加入,二手房中介从业者的素质也良莠不齐。部分中介更是无视政策法规,欺诈现象屡见不鲜、投诉率居高不下,消费者幸福买房过程演变成了一场煎熬。
就交易本身而言,二手房交易过程较复杂,例如:房子的产权不明晰、房屋是否有抵押、一房多卖、超出交房时间等问题,都会影响二手房的正常交易过户。在签订购房合同时,买卖双方要在合同里逐条了解合同内容,合同里的某些字眼在法律上是有严格规定的,不要因为合同的问题,而影响自身权益。
从看房到签合同,再到办贷款、房屋过户,到最后交房验收等,二手房买卖有一套完整的手续流程,中途任意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有可能导致房产交易的失败,所以细节决定一切,房屋能否顺利交易过户,需要购房者事先做足功课,把风险控制到最小,二手房交易才会有十足的把握。
做好预防是最好的维权
近年来,房地产方面的纠纷呈上升趋势,业内专家建议买房要有维权意识,在尚不规范的房地产市场中,陷阱无处不在,交易过程中一旦发生问题,应保存好各种证据,及时与专家、维权组织取得联系,以求得帮助。
随着一年一度“3·15”消费者权益日的临近,房地产维权的声音此起彼伏,老百姓对不良商家声讨的呼声也日益高涨。不管维权能否成功,总要付出时间的代价,事后投诉的成本也远大于事前预防的成本。买房前多考察一下所看房源的产权信息、去银行了解一下贷款情况等,再做房产交易、签合同的事情,就能避免许多交易过程中的麻烦。从某种意义上讲,做好预防就是最好的维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