旨在抑制二手房市场过热;需警惕转嫁购房成本
与2011年出台的政策相比,此次新政更注重用税收等经济手段调节市场。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也被认为最严厉的,是要求对出售自有住房的,应依法严格按转让所得的20%计征个人所得税。
严格来讲,这一政策并非新政。按照目前北京二手房交易的个税政策,可以按照差额的20%或全额的1%征收,但在实际操作中,绝大多数采取全额1%的方式征收。统一成差额20%后,将大幅提高二手房买卖的交易成本。以一套5年前购买时总价50万元、目前售价200万元的普通二手房计算,此前需要缴纳个税为2万元,新政后按差额的20%计算,需缴个税30万元,增加28万元,相当于房屋成交价的14%。
张大伟认为,如果这一政策得以严格实施,二手房市场购房需求和业主的售房意愿都会受到影响,成交量会明显下滑。以北京为例,等细则出台以后,可能出现短暂的过户末班车热潮,但此后过热的二手房市场必将迅速降温。
但这一新政也引发人们对购买二手房成本进一步上升的担忧。由于一线城市楼市供求一直比较紧张,此前交易环节的营业税、个税、契税、中介费等税费基本都转嫁到购房者身上。业内人士认为,如果热点城市的供求关系得不到明显改善,新增个税也许会再次转嫁到购房者身上,进一步提高购房者购买二手房的成本。
同时,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二手房成交量已经超过或与新房成交量持平,如果新的个税政策使二手房供应大幅减少,有可能进一步加剧这些城市尤其是中心城区市场的供不应求。
全面强调增加供应,制度改革还要跟上
供求稳则房价稳,预期稳则楼市稳。在进一步严厉抑制投资投机型购房需求的同时,此次新政全面强调增加供应,并着重提出了加强市场预期管理。
供求矛盾是楼市屡屡反弹的根本原因。在需求端,新政强调继续实施限购的同时,对限购政策做出了进一步的细化,如限购区域、限购住房类型和购房资格审查流程等,这对地方继续实施限购政策将起到指导作用。
相比已经严厉的抑制不合理需求的手段,增加供应更为重要。增加供应首先要增加土地供应。《通知》提出,房价上涨压力较大的城市应进一步增加土地供应,稳定土地市场预期。2月底,连续3年没有完成土地供应目标的北京在同一天内拍出13个地块,显然已经开始注重增加土地供应的重要性。同时,要让土地尽快变成房子,形成有效供应,《通知》提出要求金融机构支持普通商品房项目的贷款需求,加快供地、建设和上市进度。朱中一认为,这些政策组合打中了一线城市楼市问题的“七寸”,如果能坚持实施,未来住房供需矛盾将可能显著改善,进而从根本上稳定房价。
但有业内人士指出,目前开发商积极拿地开发,主要是受此前楼市回暖的影响,对后市预期良好。一旦调控新政使楼市全面降温,或将导致新一轮的拿地低潮。
新政对稳定楼市预期的重视也是空前的。《通知》要求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市场监测和研究分析,及时主动发布商品住房建设、交易及房价、房租等方面的权威信息,正确解读市场走势和有关调控政策措施,引导社会舆论,稳定市场预期。张大伟认为,让公众了解市场的真实供求状况和价格情况,有利于稳定买卖双方的预期。
朱中一表示,新政出台,尤其是各地的细则落地后,一线城市最近过热的楼市也许会在短期内出现降温,中期可能促使房价进一步稳定。但要想实现楼市的长期平稳,既要看现有政策能否不折不扣地实施,更要看与楼市相关的长期制度改革能否加快推进。短期严厉调控为长期制度改革换来了时间和空间,制度改革的步伐必须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