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经济之声《央广财经评论》报道,针对北京市第十三届人大代表秦凤权“各类保障房禁止上市”的建议,市住建委日前表示,北京将进一步加强保障房售后管理,拟逐步建立经适房封闭运行机制,即禁止经适房自由上市交易,确需出售的由政府指定机构或符合保障房申请条件的家庭回购。同时,保障房再上市交易有望纳入二手房交易“官办平台”。13日12时正点财经观察邀请经济之声特约评论员、资深房地产专家韩世同讨论这一话题。
为保障老百姓安居乐业,政府大力推进各类保障房项目,但保障房在一些地方却成为一些人谋利的工具,符合条件的人住不进去,不符合条件的人却能弄个十套八套、坐等发财。我们知道,对于各类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分配、交易等各个环节,国家一直都是有各种政策约束的,但就目前来看,漏洞很大。这么大的漏洞从何而来呢?
韩世同:主要问题表现在两个大的方面:一是制度不完善、不严格。例如:经适房定价过低,而且不随房价的变化而变化;加上监管不严,因而造成保障房尤其是经适房管理上贪腐现象严重。二是有法不依、违法不究。例如:把关不严,屡见开宝马住经适房的报道,却少见因此而落马的报道;缺乏退出机制,对骗租骗购者缺乏惩处制度,仅规定5年内不得申请保障房,等等。目前,经适房贪腐现象已经受到重视,违法侵占保障房的现象开始受到法律惩处,许多贪官因侵占经适房而被判刑。
北京市人大代表秦凤权提出,目前保障房分配管理政策层面上存在缺失,只有准入机制,没有退出机制,使保障房成为一些人钻政策漏洞、投机获利的工具。她建议,保障房分配管理政策中,增加“禁止上市,国家按原价收回”的条款。如果这样做,能否从根源上切断通过保障房投机获利的可能?
韩世同:应该可以。如果不允许上市,只能封闭运行,的确可以杜绝投机获利;但如果全封闭运行,也有可能出现矫枉过正的可能。因为经适房售价与市场价值相差很大,可能会出现没有人按原价退给国家或封闭交易,除非强行收回或逼迫其封闭交易。否则很难令得已购经适房的人退出,或导致“水至清则无鱼”和过犹不及的状况。香港是允许补地价后上市,或者不补地价封闭交易,如果市场不好则由政府回购再择机另行配售。其实,北京和广州经适房上市都是要扣缴价差35%或80%给政府的。相对而言,北京扣得比较少还有一定获利空间;而按广州的做法严格执行,基本上经适房公开上市也已经没有多少获利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