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首页 > 房产资讯 > 正文

一线楼市被指几乎遭国企垄断 或增加调控难

海西房产网 发布时间:2013.01.17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导语:一份根据北京房地产交易管理网所作的统计显示,2012年,北京房企商品房销售金额排行榜中,北京城建、中海、保利、首开、中国铁建、中化方兴等国企以迅猛的态势抢占了前十名,民企只有龙湖、SOHO中国尚存。
标签:   楼市  国企  调控
  在土地市场上,拥有低成本资金优势的国企或者央企,显然更具竞争力。

  1月14日,央企代表中粮集团董事长宁高宁、民企代表SOHO中国董事长潘石屹在亚洲金融论坛上就“国进民退”相互调侃。潘石屹在现场论坛环节表示,十分愿意和这位来自北京的“邻居”宁高宁互换身份。

  在潘石屹看来,过去10年,中国民营企业的生存空间和状态,越来越不好。“十年前在北京要招拍挂一块地,下面坐着的基本全是民企。最近三四年,北京招拍挂一块地,下面坐的清一色是央企。”潘石屹还抱怨,“政府总要宏观调控,总要出政策,但又总要多给‘共和国的长子’一些钱,给的钱的利率又比民营企业的低,最后市场经济的机制就很难建起来。”
  活跃在二三线城市的阳光100置业集团董事长易小迪,对此也有深刻感悟。他在近期由华本俱乐部举办的“中国地产领袖年会”上表示,“前十年房企高速增长大部分是来自于土地增值带来的红利,而房企的盈利能力远远追不上土地增值。这并不是一个良性循环。未来十年,盈利模式将发生巨大变化。一线城市,未来将成为大房企的垄断市场。高价地意味着没有天量的低成本资金是冒不起风险的。二三线城市才是中小房企竞争的市场。”

  易小迪进一步说明,“以开发北京两万元/平方米楼面地价的豪宅为例,以5年为周期,中小房企的资金成本与现在国企的成本比较,小公司比大公司每平方米要多卖5千块钱才能做到同等利润,这是做不到的。”

  “北京供地越来越少,房企在拿地时有时不仅要拼资金能力,还要拼政治资源,尤其是那些定向出让的土地。而国企在这些方面具备天然优势。”兰德咨询总裁宋延庆认为,三年来,一线城市国进民退的现象很明显。这实际上增加了调控的难度,只有非常专业的民企对调控的敏感程度才最高,而国企的职业经理人还要考虑政治风险、职务风险等。

  以北京城建为例。据国金证券研究报告显示,北京城建的主力项目北京世华龙樾,比年初预计售价上涨了约1万元,增幅达到43%。按30万平米可售房源计算,收入大增30亿元。虽然该项目要求配建保障房,但项目整体毛利率预计不低于57%。

推荐微博
更多

今日热点

楼盘动态

地产招聘

更多>>
热门楼盘:更多>>
热点推荐
购房工具

楼市画报

楼盘广告

更多>>
福州楼盘签约:销售排行>>
>>相关新闻 更多>>
关于我们 | 公司招聘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联系方式 | 友情链接
h0591.com © 2012 海西房产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11002896号
客服电话:0591-83784488 客服QQ:18512029 378670880 466844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