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五大战役”打得好、叫得响,得益于市委、市政府强有力的组织领导,采取强有力的推进措施。
一是加强领导,落实责任。由四套班子领导作为各战役的责任人,同时为落实工作任务的责任主体,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联合印发了《福州市2012年“五大战役”项目责任分工表》,采用“市领导挂钩、责任单位负责、项目业主落实”的分级管理机制,把各项任务目标细化分解到月,到具体的单位和责任人,将项目年度投资建设任务分解细化,形成了层层落实责任、层层传导压力、确保主要目标任务序时推进、顺利完成。延用往年有效办法,由市发改委作为“五大战役”项目进展情况汇总上报的牵头单位,市重点办作为“重点项目建设战役”的负责单位,市经委作为“新增长区域发展战役”的负责单位,市建委作为“城市建设战役”、“小城镇建设战役”的负责单位,市房管局作为“民生工程战役”的负责单位,分工合作,强强联手,不定期深入项目建设一线,掌握实际情况,督促参建单位优化施工组织,加大人员、资金、设备投入,及时反馈、协调解决存在困难和问题,确保各项目如期完成。
二是强化督查,提速增效。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五大战役”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工作,市纪委专门成立“五大战役”专项监督检查组,对“五大战役”实施情况进行全面的督查推动,深入项目现场,实地走访察看,听取相关情况汇报,实事求是,找出原因,分析对策,推动项目早动建、早投产、早发挥效益。同时,抓住省纪委“五大战役”监督检查组每季度来我市督查的机会,引导项目推动困难的责任单位多谈困难,积极反映问题,力争省级相关部门协调解决“老大难”问题,为我市“五大战役”工作有效推进争取更有力的政策支持。市发改委牵头对全市“五大战役”项目实施进展情况实行每月通报及逐月考核制度,按照项目完成投资进度,每月通报涉及各责任单位完成投资情况,并分别标注代表完成情况好、中、差的红、黄、蓝三色流动旗,进行量化评比,推动我市“五大战役”项目建设再上新台阶。同时,市纪委、监察局、效能办与发改委在总结往年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创新机制,组织监督检查组分片包干,不定期下基层督促检查,督促牵头各相关责任单位和业主单位制订倒计时工作计划,落实推进责任人定期跟踪、督查和通报,确保各项目按期完成。积极创新检查的方式方法,细化项目检查情况,定期梳理汇总一批进度滞后较多、问题久拖不决的重大项目,分级分类协调推进。针对综合性、跨部门的节点、难点问题,及时召集相关部门进行协调,并指定专人跟踪督办;针对普遍性问题,适时组织召开调度会、推进会、工作部署会等予以全面协调推动;针对自身难以解决的重特大问题,及时报请市委、市政府帮助督查推动。
三是自增压力,再上台阶。根据省、市“大力弘扬福建精神,继续打好五大战役”的决策部署,在全力抓好省级“五大战役”任务的基础上,我市不满足于过往成绩,自加压力、高标准,严要求,组织开展了2012年市级“五大战役”项目安排工作,在各县(市)区政府、市直有关部门共同参与下,对所选项目逐一进行校核落实,汇总形成了2012年市级“五大战役”项目盘子,经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多次重要会议逐项研究确定,并由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联合印发了《福州市2012年“五大战役”项目责任分工表》,安排2012年市级“五大战役”项目582项,比2011年增加93项,总投资7498.66亿元、比2011年增长18%,年度计划投资1188.5亿元、比2011年增长23.8%,使我市“五大战役”工作再上新的台阶,进一步强化“五大战役”项目对稳增长的促进和拉动作用,为福州科学发展、跨越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四是完善服务,高效运作。各相关部门加强审批服务,严格执行《福州市促进重点项目审批工作进一步提速增效的意见》,对“五大战役”项目和省、市级重点项目实行审批“绿色通道”服务,简化程序,规范流程,统一要件,透明公开,全面提高办事效率,为打好“五大战役”、推动福州科学跨越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此外,加强“五大战役”项目前期审批相关政策的学习和研究,在召开全市实施“五大战役”工作相关会议期间,积极向与会各方宣传省市最新政策,引导大家吃透政策,用足用好政策,最大限度发挥好政策作用。组织培训按照规范化操作程序报送“五大战役”信息,让每个工作环节任务责任均落实到具体人员,确保“五大战役”各相关方面能及时准确掌握报送最新“五大战役”工作进展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