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限购。”杨斌进一步补充说。
谈到北京的保障房,郭金龙再次打断杨斌。他说:“跟各区县讲清楚,保障房根本做实,政府才有话语权,如果不做实做足,地方政府始终面对市场的挑战,再造社会舆论也显得苍白无力。现在抓住时机,把保障房工作做实做足,你就有话语权,从容应对。这不是可做可不做的事情,谁欠账多,谁日后吃的苦头更大。”
重点
原来舍首钢和焦化厂 现在舍什么?
解读人:副市长、市发改委主任张工
报告原文:在经济发展方面,进入了发展方式转变的攻坚阶段。去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62万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超过1.2万美元,财政收入超过3000亿元,第三产业比重已经达到76.1%。但是也要看到,首都经济的实力还不够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发挥得不够。
解读:新阶段推动经济的发展,下一步要把握几个关系,一个是又稳又好的关系,就是不能强调发展太快。处理又好又稳,保持在相对实事求是的速度上,体现出能不能真正驱动结构调整。第二个是在更高层次上处理舍与得的关系,原来我们是舍首钢、舍焦化厂,现在舍什么,得什么?在关注调减、调线的同时,更应关注适合首都功能定位的新的得从何而来。第三,北京下一步经济发展把握好长与短的关系,什么是强项,把强项发挥出来,不能用大量的项目、土地、能耗来支撑。第四,处理好城内和城外的协调关系、北京市域内和市域外的关系。最后,作为世界城市,把握好北京和国际的关系。
2014年小学入学将达到18万人
解读人:市委教工委常务副书记刘建
报告原文:在社会建设和管理方面,进入了加强服务管理创新阶段。面对广大人民群众的新期盼,切实解决好优质教育资源、优质医疗资源均等化服务问题,进一步提高群众生活的便利化程度,还有很多工作要做。特别是随着人口流动的不断加快,进一步加强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提高公共服务的覆盖面和保障水平,深化研究流动人口的服务管理措施还需要下大力气。
解读:优质教育资源的均衡发展受到高度重视,北京做了大量工作,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改善,现在名校在农村地区办分校,今年是15所,明年还会进一步推进。此外,加大教师队伍建设,教师素质是关键,与群众期盼还有差距,大家上好学校的愿望强烈,现在进入到入学高峰,每年小学入学10万人,2014年将增加到18万人;现在在校生68万人,到2014年以后将达到80多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