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首页 > 房产资讯 > 正文

王健林否认万达90%高负债率 豪赌旅游地产

海西房产网 发布时间:2012.11.29 来源:《英才》 作者: 朱雪尘 梁海松

导语:从万达广场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开始,外界对于万达集团[简介 最新动态](以下简称万达)资金链的质疑就从没停止过。而今年遭遇房地产严酷的调控,整体经济形势严峻的背景下,万达的日子像大多数房地产企业一样,注定不能平静。
标签:   万达

  终极模式

  随着王健林把产业从商业地产,逐渐延伸至文化产业、旅游投资、零售消费,以高速扩张闻名的万达模式或许又要被赋予新的含义。

  在《英才》记者日前对苏宁集团董事长张近东的采访中发现,曾经以家电连锁为主要业态的苏宁,也在向商业地产、百货零售、电子商务等领域进军。

  据媒体报道苏宁在全国的土地储备超过3000万平方米,而截至2012年上半年,万达的土地储备达到3900万平方米,其中新增土地储备550万平方米。

  同时,两家公司集中拿地的时期也都是在2008年以后。

  苏宁置地在2008年经过增资之后,土地储备扩张迅速。目前,在商业地产方面,苏宁置业已涉足北京、上海、南京、天津等全国众多一二线城市,储备了80余座苏宁广场、广场。

  显然,2008年的金融危机给万达和苏宁等企业以千载难逢的良机。据王健林介绍:万达仅仅在2008年底就抢了十几个项目,2009年初又是十几个,土地的价格低得惊人。在上海和南京这样的城市,万达拿到的土地价格也就每平米1000多,2009年开盘价格是地价的十几倍。

  而今年上半年万达新增的土地储备,虽然楼面价仍能维持1500元/平方米的低价上,但地段位置已经

  沃尔玛家族传承的启示

  究竟谁占便宜了?

  虽然王健林并非零售业出身,但在采访中,却对沃尔玛家族的历史如数家珍。其中,特别佩服沃尔玛创始人山姆·沃尔顿的用人之道。

  “给我教育最大的一个人就是沃尔顿”,面对《英才》记者,王健林不由得感慨起来。如今已经58岁的王健林,虽然身体无碍,但也已考虑万达的传承。

  1992年,山姆·沃尔顿去世的时候,沃尔玛的销售业绩只有100亿美元,利润也不过三四亿美元。他有三个儿子,一个女儿,一个老婆,但是这五个人,他没有选中其中任何一个人,而是交给了职业经理人团队。其中更是有意提拔了1979年加入公司的李·斯科特进入管理层。而当李·斯科特2008年从CEO的位置上退休的时候,沃尔玛当年的营业收入达到4000亿美元。与此同时,沃尔玛家族也收获颇丰。在美国富豪排行榜上,沃尔玛家族占据了五个位置,从第三到第七位,其财富数量大于比尔·盖茨和巴菲特的总和。

  对于沃尔玛的这段经历,王健林如数家珍:“你说究竟是谁占便宜了?如果把公司给他三个儿子,说不准就把公司干没了,像凯玛特(美国日用品连锁零售商巨头),当年多大的公司不是破产重组了吗?”

  面对《英才》记者,王健林自称不是很传统的人,未来万达并不一定会交给他的儿子。“我家里没有一个人在公司,现在万达再走国际化,三四十岁的副总裁好几个,也许未来看谁行就交给谁了。”远不如前。

  苏宁从连锁零售进军商业地产,而万达发展商业地产同时伴生连锁零售、文化旅游,两家大民营企业的殊途同归难道仅是一个巧合吗?

  张政军认为:“零售和地产处于价值链利润率高、低不同,差异很大的两个区间,零售企业虽然市场规模很大,但是利润很薄,如果有实力就希望进入高利润的商业地产领域。同时,做商业地产的公司虽然利润很高,但是希望通过零售连锁来烘托商业地产的人气,对商业地产形成反哺。具体到万达来说,有的项目处于比较偏远的地区,但是如果有好的零售连锁、旅游文化品牌,就能提升商业地产的价值,对招租等有利。而苏宁为了发展零售连锁,同时控制租金成本,就希望能够在好位置拿地,提升单店利润的同时,又能够获得商业地产出租收益。”

  其实,万达、苏宁的模式演进,还可以参照沃尔玛进行类比。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连锁零售商,沃尔玛一直是业界孜孜追求的标杆企业。

  当外界更多的看到沃尔玛的供应链管理和先进的信息系统的时候,却少有人知道沃尔玛有60%的收益是来自地产增值。沃尔玛早在发家之初,就在全美土地价格低廉,未来人口增长可能性高的地方购买了诸多地块。早期储备的商业地产为沃尔玛带来了巨额的固定资产这个抵押资本,成为了沃尔玛贷款快速扩张的基石。

  实际上,沃尔玛在产业资本关联的大网里,处于优质地段的商业地产控制大量的顾客资源,而后顾客资源转移增加零售店利润,最后零售店部分收入以租金的方式补贴给地产业务。这就是典型的“零售+地产”价值链。商业价值在沃尔玛内部流转、交换,却并不容易为外人所知。

  “很多人觉得万达是不是全产业链,其实你仔细想想都是有相关的多元化,购物中心、百货、酒店、电影院线、旅游度假,无非旅游度假稍微跳出来一点儿,没在万达广场里面,但基本上也都在相关多元化。说来说去还是围绕消费者转,没有跳出消费。”

  王健林对沃尔玛家族的经营之道了解颇多,他认为,未来万达打造的文化、旅游、零售等品牌也是为了能够与商业地产板块形成遥相呼应的掎角之势,从而形成价值链的整体提升,或许这又会演绎成万达的新终极模式。(本刊记者孟德阳对本文亦有贡献)

  据网络资料显示,王健林的独子王思聪目前担任北京普思投资董事长、万达集团[简介 最新动态]董事。与王健林相比,王思聪行事更为高调,2011年因在微博上炮轰张兰而成为网络红人,而最近王思聪赞助的星际战队iG在第二届DOTA2国际邀请赛中斩获冠军,王思聪又追加100万美元奖金,将战队奖金总额提升为200万美元。王思聪的年少轻狂和王健林的老成持重形成鲜明的对比,未来能否继任,的确很难确定。

  “我的孩子还小,才24岁,能否接班要看他的本事,我至少再看5—8年,他有能力能够被大家接受,他就接班,没有能力不能被大家接受,他就不能接班,我就用职业经理人团队操作这个公司,他只是其中一个股东,享有他的资本分配就行了。万达员工现在以每年2万人的速度递增,到十年后我交班的时候,估计会超过30万人了,那就是30万个家庭,你就不能随心所欲了,就不能一定交给儿子,万一他不行呢?那不就麻烦了吗?”王健林在接班问题上,考虑的显然不仅是他自己的意愿。对于外界对他强势的评价,王健林无所掩饰:“企业家强势有利于决策,如果足够聪明也不犯错误,那企业走的快,但是如果固执就容易犯错误。我就努力在这两个方面找平衡吧。其实你想,企业最主要还是靠企业家,我不同意集体智慧决策。集体决策,那都是扯淡。随便举个例子吧,没有柳传志可能就不一定有联想,没有我就不一定有万达,作为企业家来讲,他是企业的核心,对企业文化形成是有很大作用的,但是确实要努力避免将来独断专行和听不进不同的意见,这就要看自己怎么掌握好平衡。”

  王健林给自己定下的退休年龄是68岁。“再过十年我就退休了,希望退休以后做做慈善。”据悉,明年王健林就开始招募慈善基金的管理团队。

  “我的慈善基金每年能分到很多钱,怎么花掉也是很专业的一件事”,王健林对于任何事情都有着一丝不苟的态度。

  提及与比尔·盖茨的选择一致,王健林风趣地说:“美国人是全世界飞来飞去,想管的事太多,这就是美国人的毛病,而我只在中国做慈善。”

  独家高端领袖对话

  万达图谋消费帝国

  采访中,这位“万达模式”的缔造者在霸气之外,留给人的印象却是缜密和远虑。宏观经济数据信手捏来,对行业指标了如指掌,援引史料印证发展模式,理据充分,逻辑清晰。但他也毫不犹豫:谈“规模”就谈最大,谈“档次”就谈最高端,谈“模式”就谈最前沿。

  王健林说过:“只要万达进入的行业,其他企业都没机会做老大!”而这份霸气不只是来自胆略,更来自对现实的判断和掌控力,这或许是万达突进消费“全行业”背后的逻辑。

  商业地产增速

  《英才》:万达商业地产规模巨大,尽管其他领域增长较快,但今年商业地产似乎有急刹车的迹象?

  王健林:万达今年上半年纯商业地产比去年降低了9%,其实这跟地产行业都有关系。如果在一年的某个时段来看,可能会出现数字同比去年有所降低,但是应该看全面的数字。去年万达商业地产项目是903亿,今年我估计商业地产项目会接近1100亿。如果按照商业地产公司来算,应该接近1200亿。这同比去年净增200亿以上了,在当前经济放缓的情况下,200亿的增长相当于20%以上,也算不少了。

  《英才》:那万达曾经的40%年增长还会有吗?

  王健林:万达连续五年,一直到2011年之前都是同比40%以上的增长,去年过了千亿,今年假如到1500亿,那就有40%了。然而随着万达规模越来越大,明年能不能维持就难说了,明年在1500亿的基础上再增长40%,那就需要净增600亿,会感到吃力。但是万达在看得见的这十年之内,每年维持20%以上的增长是不成问题的。

  《英才》:你认为商业地产最坏的年份是在两年后?

  王健林:我认为商业地产出现问题高峰应该是在两到三年以后。做商业地产要重视商业资源,先把商业资源搞好再来做商业地产,但很多做商业地产的企业并不是这样。

  《英才》:未来万达的商业地产经营模式是怎样的?

  王健林:今后20年商业地产对万达来说就基本固化和工厂化、标准化,通过中心2011年推出的“购物中心模块化管理软件”管理。

  进军旅游产业

  《英才》:旅游产业的投资是否比商业地产更大,比如长白山项目?

  王健林:那当然了。

  《英才》:那投资回报相比商业地产是否更好?

  王健林:这个东西还在摸索,模式上其实还是和地产有所结合。长白山这个度假区规划400多万平米的住宅,现在因为这个度假区刚开业,另外人们对这个认识还不够,房价只能卖3000元每平米。但是我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比如五年以后、八年以后,也许能卖到七八千元,那卖个400多万平米就把这个投资收回来了。

推荐微博
更多

今日热点

楼盘动态

地产招聘

更多>>
热门楼盘:更多>>
热点推荐
购房工具

楼市画报

楼盘广告

更多>>
福州楼盘签约:销售排行>>
>>相关新闻 更多>>
关于我们 | 公司招聘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联系方式 | 友情链接
h0591.com © 2012 海西房产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11002896号
客服电话:0591-83784488 客服QQ:18512029 378670880 466844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