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0日首台盾构机开始推进后,福州地铁1号线建设进度加快,年底至明年初陆续还将有一批盾构机运抵我市。作为盾构施工的关键部件——地铁隧道管片的需求量将逐渐增加。
而我市去年2月和5月已经分别组建成立了福州轨道交通1号线闽侯地铁管片厂和榕圣管片厂,实现了福州地铁建设管片的本土生产,且其生产标准远高于国家标准,设计使用寿命达100年。20日上午,记者走进闽侯地铁管片厂,探访地铁隧道管片的生产全过程。
福州地铁隧道管片“自产自销”
所谓管片,是盾构法隧道施工中使用的衬砌结构,用于支护由盾构机挖出的隧道,具有隧道成型、挡土、止水、防止坍塌等功能,是地铁隧道的“金刚罩”。每环隧道由6片管片拼装而成,内径5.5米、外径6.2米、长度1.2米。根据大小不同,管片重量从1吨多到3吨不等,抗渗等级至少达P10,分为浅埋、中埋、深埋三种类型。据悉,地铁1号线过江段的隧道将使用最高等级P12的管片。
为实现地铁隧道管片本土生产,我市成立了2家管片厂。去年2月14日,福建二建建设集团公司与中铁二十三局集团轨道交通工程有限公司在闽侯县鸿尾乡奎石村牛头山工业区组建成立福州市轨道交通1号线闽侯地铁管片厂。该厂占地约95亩,拥有2条流水线,日产量为66环管片。正常情况下,该厂具备两万环管片的年产量和7000环管片的容纳量。截至19日,该厂已累计生产管片4791环。
榕圣管片厂则由福建省榕圣市政股份有限公司牵头、上海隧道股份构件分公司协办,于去年5月7日成立。该厂分为闽侯厂区和连江厂区,连江厂区作为主厂区尚在建,预计明年1月投产;闽侯厂区因厂区较小,仅作为过渡,配有10套管片钢模,去年12月23日试生产,今年3月23日通过验收。目前,该厂日产量约11环管片,已生产近1500环管片。
据统计,地铁1号线全线所需3.5万环管片将全部由这两家管片厂生产。
管片在严格“呵护”中诞生
一片管片要经历钢筋半成品、钢筋笼、骨架入模、混凝土浇筑、管片蒸养、管片脱模、水养等环节后,才算正式“成材”,生产全程都受到严格的“呵护”。
走进闽侯管片厂的生产车间,记者首先看到的是一台价值约40万元的数控弯箍机。一条钢筋进入机器后,可自动弯折成所需的形状。弯箍后的各种钢筋半成品经焊接拼成钢筋笼,管片便有了骨架。随后,作为骨架的钢筋笼被运至一条轨道前。在轨道上排列着一个个自法国进口的钢模。涂抹脱模剂后,工作人员用专业尺子进行测量定位,然后合拢模具,放入钢筋笼,由轨道送入混凝土浇注系统。十多分钟后,浇筑完毕。成型后的管片外弧面混凝土还将进行三次收水抹面,再经静停后才进入蒸养室蒸养。蒸养分升温、恒温、降温三个程序,蒸汽蒸养可大大缩短管片的脱模时间。此后,运出蒸养室的管片被真空吸盘机起吊,再用液压翻身机轻缓转向后,运至水养池进行水养。
据该厂总工陈理介绍,为确保管片质量,在生产流程中每个工位对应固定的生产工序,该厂对管片实行全方位贴身“呵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