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网11月18日消息:据《新闻晨报》报道,最近网络上比较流行“中国式”一词,百度里对“中国式”的解释是一个网络上反映“中国社会”特性的流行语,通过它能看出一些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看出中国人的心理状态、思想状态和生活状态等。
而被一连串分析楼市的数据和观点搞得有点晕的购房者则被戏称为“中国式买房者”——普通市民都成经济学家了。其实,一个普通市民消化不了复杂的经济大道理,他们的初衷就是为了能买到一套适合自己的房子。然而,买房的种种不省心和复杂性也成就了中国式买房。
值得提醒的是,由于传统的观念,中国式购房者历来是重“买”轻“租”的,这也会导致市场供应、需求结构的畸形,而且往往很多置业者喜欢一步到位,尤其是对于年长的购房者来说,这种想法更为偏重。以下的买房故事在现实生活中并非个案,这也是“中国式买房”的一个真实写照。对于普通工薪阶层,买房意味着倾入几代人的积蓄和努力。由此,正在或者即将购房的置业者需要量力而行,步步为营不失为一种策略,一步到位也并不是必须的。
中国式买房之新上海人:
“买房就是熟悉上海的过程”
曾几何时,租房生活是小林坚定不移的选择,作为新上海人,小林大学毕业后七年多的时间里都是选择租房。随着步入婚姻殿堂,租房这样不太稳定的生活方式显然已经不适合他,原本一直抱怨房价贵,觉得租房经济划算的小林也不得不开始四处看房。四五个月的看房过程也让他重新熟悉了上海。
“不去看房怎么买得到房”
小林买房伊始就确立了总价原则,根据当时手头的情况,他确定自己可以接受的总价在120万-140万元左右,极限价格是150万元,无论如何都不能突破。“我是首次购房,所以不存在限购的问题。”
现在买房的人都不可能离开网络。小林刚开始也是先在网上找房。在几个比较大的房产门户网站,小林选择总价120万-140万元的房源并开始货比三家。然而让他失望的是,网上很多房源的真实性都有问题。“明明标着120万元的房子,打电话过去询问时就已不是这个价了,或者干脆说已经卖掉,中介会向你再推荐其他的房子。”经过几次折腾,小林放弃了“空对空”的折腾,而是脚踏实地地“跑盘”去了。
从三四月的初春到七八月的仲夏,小林跑遍了大半个上海,几乎每个双休日都疲于奔命,每天都会接到好几个中介的电话,身心俱疲的他一度就要放弃了。朋友的鼓励使他坚持了下来。“不行你就借点钱”、“买房是要看缘分的,不看房怎么买得到房?”
宝山、嘉定、松江、闵行、浦东……尽管已经到上海七年多,但这次买房的经历才是他真正了解和熟悉上海的过程。“我觉得买房的过程中我自己也在慢慢成长,对多个板块的地理位置、交通状况,实际房价甚至未来可能的波动都有了了解,甚至不亚于一些所谓的专家了。”现在回顾几个月前的经历,小林颇有点苦中作乐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