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学、高考、就业、医保、住房保障……一系列的公共福利附加,使得原本薄薄的一纸“户籍”,成了农村与城市之间的一道鸿沟。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胡锦涛总书记提出,要加快改革户籍制度,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努力实现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这让更多的外来务工人员看到了融入城市的希望。
11月8日上午,中山大洋电机股份有限公司的党员们早早来到公司党员活动室,一起收看党的十八大开幕。他们关注祖国的未来发展,更加急切地想看到本次广东省代表团中唯一的外来务工人员代表闫文静——能代表他们的心声。
“在闫文静出发前,我们便向她提出了包括外来务工人员的户籍、权益的保护、子女的教育、住房以及人才引进等问题的意见。”来自湖北的樊惠平已经在中山工作近20年,目前任大洋电机工会主席。他说,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他看到了党对这些问题的特别关注,并期望外来务工人员在不久的将来,会与本地人享受同等的“市民待遇”。
早在2009年12月16日,中山市率先推行流动人员积分制管理,外来流动人员凭借积分可入户、入学中山。本月5日,中山市启动了2013年度积分制受理工作。与以往相比,今年的积分制申请门槛进一步降低,无合法房产的外来人员,在中山有连续合法职业满3年,可在工作所在地申请入户排名。不仅如此,外来人员还可通过积分制管理申请公租房。中山市流动人口办积分科科长李有林说,目前有许多外来流动人员有租房需求,中山市住房保障办提出了这项新的内容,解决流动人员的临时住房保障问题,实现新老中山人的融合。